首页>>财经资讯



加大开放力度 增强开放实效

                          成都市副市长 何绍华
    
    1998年,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了跨世纪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改革立市、开放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的战略方针。决心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扩大开放领域,改善投资环境。以更实的政策和措施,全方位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并制定了提高运作国际资本的水平,建立多层次招商引资信息网络,积极发展中介组织,推行委托国际中介机构招商等一系列措施。成都市在继续抓好能源、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下决心、用大力气改善成都市的投资软环境。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公务员形象和市民形象。重点是政府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的思想,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涉外工作机构办事行为,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认真清理现有收费项目,坚决制止乱收费。成都市建立了外商投资企业收费卡制度,制定了《成都市外商投资企业收费监督管理办法》、《成都市外商投资企业收费目录》、《成都市外商投资企业缴费登记卡制度》等配套文件;三是加强市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做好对外商 投资项目前期的“一站式”服务,提高项目的办事效率;四是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强化市外商(台商)投诉中心建设,切实保护外商投资者的权益;五是完成《成都市鼓励外商投资条例》的修订工作,不断地改善成都市利用外资的软、硬环境。与此同时,成都市还制定了引进和培养涉外经济人才的办法,到2000年要对市政府涉外部门的公务员进行培训,达到全面了解涉外法律和国际经济知识,掌握一门外语。
    
    成都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具有明显的综合科技优势。拥有各类科研院所及综合服务机构2183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4万人,国家级重点试验室6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高等院校20所,硕士点314个,博士点100个,博士后流动点10个,拥有包括19名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60名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256名博士生导师等专家、学者在内的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攻关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成都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建立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建立以科技管理服务为主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民间科技企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促进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实施“6大科技工程”、建设“3大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即: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程,农业科研及产业化工程,环境、卫生及生态保护科技工程,城市建设和管理重大技术工程,人才培养工程,科技事业创新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两高一优”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基地。同时,进一步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吸纳出国留学人员、国内高科技人才等来蓉工作或创办实体。建立科技人员奖励机制,对成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者予以重奖。
    
    成都市在今后五年的发展方针中提出了“以培养体制新区、经济强区为重点,加快开发区的建设”。加快兴建“华侨高科技园区”(又名“海外学子工业园区”),欢迎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及产品,新材料技术及产品,环境保护技术及产品以及其它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新技术、新产品。“人才资源是成都的第一资源”。我们热忱欢迎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来成都投资、经商,热忱欢迎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成都进行科技合作交流。成都将为你们提供日趋渐佳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