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迈向21世纪的成都

                            成都市市长  王荣轩
    
    成都,四川省省会,是国务院规划确定的“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成都历史悠久,建城迄今已有2300多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使成都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常青。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旱涝保收。成都市现辖7区4市8县,总人口977万,其中市区人口326万。另外,每天流动人口有150万左右。 1992年,国务院批准成都为内陆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四川省确定了“依托成都,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圈,带动全省”的发展战略。中央和省上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使成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81亿元。今天的成都,已发展成为一座综合性、多功能的内陆特大开放城市。
    
    成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市场前景广阔。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近年来,成都的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各项商业经济指标跃居全国前列。199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51亿元,增长10.1%。集市贸易成交额、商饮服务网点数、商业从业人数在全国14个城市中居前三名。 农业条件优越。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历来是全国重要的粮油肉菜生产基地。199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403.86万吨,油料总产量16.9吨,生猪出栏607万头,蔬菜总产量337.8万吨。工业门类齐全。建国以来,成都一直是中国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现已形成以机械、电子、冶金、化工、食品、轻纺等工业为主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综合工业体系。 科技实力雄厚。现在,全市共有各类企、事业科技人员45万多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成都在电子、生物、新材料、光学、光纤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和开发能力。全市拥有高等院校20所,在校大中专学生14.7万人。
    
    ——金融比较发达。1998年,全市拥有国内金融机构2396个,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087亿元,贷款余额816亿元。成都各银行全部盈利。证券交易市场、金融同业拆借市场、外汇调剂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取得突破,英国标准渣打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加拿大宏利保险公司、巴黎国民银行等12家外资金融机构在成都设立了代表处,新加坡华侨银行已被批准为首家在成都市设立分行的外资银行。
    
    ——交通通信便利。成都公路网是全国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境内有公路5,300公里。连接成都与重庆、绵阳的成渝、成绵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成雅、成乐高速公路正加紧建设。铁路有宝成、成渝、成昆三条干线在成都交汇,成都火车北站和火车东站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客货运输中心站。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目前已开辟了成都至香港、新加坡、加德满都和曼谷的国际航班。成都是全国六大通信交换中心和全国九大邮政一级处理中心之一。1998年,成都市城市电话交换机容量为183.3万门,辖区内028区号的用户已超过100万户。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成都市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道路建设带动旧城改造,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面完成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国际“人居奖”。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旅游资源丰富。从成都自身来看,以三国蜀汉文化和四季风光带为特色的成都旅游区,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现有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郊还有青城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名胜。从成都周边来看,东有著名的长江三峡,南有闻名遐尔的峨眉山、乐山大佛,西有雄伟壮观的二郎山、海螺沟和神秘的古城拉萨,北有景色迷人的九寨沟。1998年接待境内游客2268万人次。

    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大开放带动大发展,成都市的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现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成都与全球经济合作稳步发展。1998年,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34个,协议外资3.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截止到1998年底,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301家,协议外资金额30.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45亿美元。 重点开发区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基地和“窗口”。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园(原成都台商投资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卫星城工业开发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对外开放方面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现在,五个重点开发区各类基础设施已具规模,水、电、气、路、通信等配套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高效、灵活,已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基地和“窗口”。
    
    国际交往日益扩大。现在,成都已同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已与法国的蒙彼利埃市、日本的甲府市、美国的菲尼克斯市、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市、奥地利的林茨市、加拿大的温尼伯市、比利时的马林市和意大利的巴勒莫市结为友好城市。
    
    投资软环境日趋完善。成都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成都市鼓励外商投资条例》,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法律保障。为认真贯彻落实“开放强市”的方针,进一步为外商投资者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成都市建立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外商投资联合服务中心。 成都是一座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城市,是蕴藏着巨大潜力和富有生命力的城市,她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广阔而潜力巨大的市场、较强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等,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服务。
    
    热烈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观光、考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