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海南港澳台侨资企业投资下滑

2005年2月21日

    
    华声报讯:在日前结束的政协海南省四届三次会议上,海南省政协委员黄进先指出,海南一些政府部门违法行政,互相推诿,不讲诚信,导致港澳台侨资企业投资下滑。他呼吁加强海南省的投资环境建设。
    
    据工人日报报道,从1988年到2002年间,共有8000家港澳台侨资企业在海南登记注册,实际投资额从5726万美元上升到70多亿美元。但到2002年底,港澳台侨资企业仅有1062家,2003年,台商企业年检的只有746家,一直呈下降趋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投资环境不够优化。
    
    海南投资环境存在两个方面问题
    
    据黄进先介绍,回家乡投资的华侨绝大多数信任当地政府,他们对政府承诺的诸如配套资金、土地使用年限和其它配套设施方面等,往往不存疑虑。但是海南省有些政府领导和部门,不是依法办事,而是采取行政手段,不顾客观现实和困难,急功近利,承诺多,兑现少,有时又不将真实情况如实告知投资者,导致了土地审批上的“一女多嫁”、规划报建审批随意变动更改、欠债不还等问题。
    
    他指出,海南投资环境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某些政府部门重行政行为,轻法律法规,政府对企业的诚信度低;二是存在司法不公现象,一些问题久拖不决。
    
    对于涉侨案件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他认为,一是领导变更,新官不理旧案;二是涉及经济赔偿,因财力有限,只好拖着不办;三是互相推卸责任,顶着不办;四是麻木不仁,与己无关,可办可不办;五是目光短浅,只见小利,不看长远,办不办无所谓。
    
    对此,黄进先呼吁海南省委、省政府要下大决心处理好遗留投资案件,要开列出清单,制定出解决办法和时间表。不论哪一届政府遗留的问题,现届政府都要承担起责任,真正摆上议事日程,决不能相互推诿,该纠正的纠正,该赔偿的赔偿,该负责的负责,该处理的处理,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讲清楚原因。
    
    海南亡羊补牢推行审批事项“六公开”
    
    据了解,海南省政府已把2005年确定为“投资环境建设年”,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海南的投资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从今年开始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对省政府所属部门和市、县政府行政首长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疏于管理和处置不当等行为进行问责。
    
    从今年开始,海南省政府每年四季度将在全省组织包括所有的外商和合资企业、在琼投资的中央企业、省属重点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对海南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单位及其内部业务处室开展评议活动。对年度评议问题突出的部门和单位,将对其主要负责人启动行政首长问责程序。
    
    此外,海南省政府还将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能不审批的坚决不审批,能实行备案制的就决不纳入审批,必须审批的也要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审批事项的内容、程序、权限、时限、收费、结果“六公开”制度。海南省和各市县领导对重点项目和重要事项将指定专人负责、主管部门领导全程跟踪服务,不能因为政府工作不到位影响项目进展。(赖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