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投资2亿多元“开荒”
2005年4月15日
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山东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黄河三角洲近日开始投入巨资,大规模开发改造荒碱地。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冲淤而成,由于黄河携带泥沙造陆,使这里成为中国唯一土地面积不断增长的地区。据专家论证,仅黄河三角洲上的东营市具备可开发条件的土地就达130多万亩,占山东省土地后备资源的20%以上。 在这些土地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低产盐碱地,春耕时排碱难,雨季排涝难,亩产很低。同时,1991年至1998年间,由于黄河断流频繁,使这里产生用水困难,有些土地被迫放弃种植而荒芜。近年来,由于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施全流域统一调控,实现了黄河多年不断流,为黄河三角洲荒碱地开发提供了水资源保障,荒碱地的开发利用逐年升温。 据介绍,这次大规模的土地开发面积为30万亩,总投资2.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