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留学人员回国办企业的注意事项

    
    北京大洋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彦是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的法律顾问,在参与酝酿成立“东联”的过程中出了不少主意,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通过此事他积累了经验,提升了影响。他的思维不再局限于“东联”本身,而是不由自主地涉及到了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这个大问题。
    
    通过几次研讨发现,虽然“东联”成员已经各自建立了公司,但他们对国内公司成立的基本条件、股东会和董事会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只有朦胧的概念,从法律意义上如何界定这些关系和概念并不是特别清楚,因此其在公司机构、基本框架、发展方向上必然存在问题。
    
    企业联合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联合成立的实体与原来的小企业之间的关系,资本重组、运作,股东如何搭建,董事会和股东之间如何确认责权利,所有的发起人之间如何约定其利益分配,这不仅是商业问题,也是个法律问题。单凭公司法的条文是不够的,技巧、操作经验需要借鉴。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技术型比较多,即使是团队回国创业,也缺乏法律方面人才。他们普遍对创业者之间的产权关系、国家的税务政策、成立公司过程中的细节等,都缺乏了解。正是由于这些相关知识的缺失,致使留学人员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产权关系不明晰,基础没打好,很多都发展不起来,这和中关村其它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起来是一个道理。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国家给予的只是指导性的政策,不可能涉及到每个企业具体运作过程中细节,如果留学人员企业能够让熟悉国内法律政策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介入的话,成功的几率就会大一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有可能借助创办企业之初所构建的规范化制度来解决。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国内市场、法律环境把握不准。国内外公司制度不同,在国内创办企业,存在着怎样利用政策,会不会利用好政策的问题,而这完全取决于你对政策的理解和熟知程度,及利用政策的经验等,这些方面恰恰是留学人员在创业时无法短期内把握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仅仅是要完善政策环境,同时还要鼓励第三方中介机构介入。
    
    比如留学人员回国运作项目,专利如何入股,无形资产的转移,技术人员和投资方如何合作,权利和义务如何切割划分,研发产品如何分成等,都有法律问题。但据我所知,留学人员中小企业80%都没有法律顾问。
    
    “东联”及我所接触到的其它留学人员企业的经验告诉我,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的确需要法律服务和支持。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不要抱着国内遍地都是黄金的念头,随意拣拾即可成功。不错,国内是有黄金,但你需要有眼光、有能力将其挖掘出来。在创业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急于创业。国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如何发展,一定要定位准确,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不仅仅只意味着创办自己的企业。有创业激情是容易的,但与能够把公司做起来做好是两码事。
    
    目前,在全国各地各种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创业政策的大背景下,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办理手续大都是“一站式”服务,已是轻而易举,但留学人员不应抱着“一靠到底”的念头,而是应认清自己,适时借助外力,发展自己。
    
    真正要创业,做一个企业,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市场资源、法律资源、政策环境等。目前,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也就意味着法律法规日益健全,法律环境越来越成熟。企业签合同纳税,开展业务需要进行的行政审批许可手续等,这些都关系到公司基础搭建、项目选择等。企业运作前期的可行性论证不仅要包括市场论证,还应该包括法律论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最好搭建一个TEAM,整合熟悉各方面业务的人力资源。
    
    企业成长的模式有很多,自我滚动式的发展,与同类企业联合发展。联合是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学人员企业的发展需要联合,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这种联合不惟留学人员企业,而且也适用于国内其它中小企业。(来源/神州学人,作者/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