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青海省概况

    
    一、基本省情
    
    青海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因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全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72.12平方公里,其中草原5.79亿亩,耕地885万亩,森林400万亩,其余为高山、湖泊、荒漠、戈壁、冰川等。周边与西藏、新疆、甘肃、四川四省(区)接壤。全省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其中4000-5000米地区占全省总面积54%,地形可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等类型区,以青海东侧的日月山为天然分界,东部湟水流域为农业区,占全省面积的4%,西部、南部为牧业区,占全省面积的96%。青海省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寒冷、缺氧是其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3.7-6℃。
    
    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世居民族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族,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面积的98.2%,到1999年末,全省总人口为510万人,世居少数民族人口为:藏族104.93万人,回族73万人,土族18.91万人,撒拉族8.7万人,蒙古族8.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4.1%。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全省均有传播。其中,藏族、土族、蒙古族等民族普遍信仰传佛教(即喇嘛教);回族、撒拉族等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青海省现辖西宁市、海东行署,以及海南、海北、黄南、玉树、果洛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8个市、地、州,共计48个县、民族自治县和县级市。省会西宁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二、主要资源
    
    青海是一个面积大省又是一个资源富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资源型的省份。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0种居全国前10位,11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以下几种资源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
    
    一是水能资源。全省有270多条较大的河流,水量丰沛,水能储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就有108条,流径之处,山大沟深,落差集中,有水电站坝址178处,总装机容量2166多万千瓦,在国内居第5位,居西北之首。尤其是黄河上游从龙羊峡至寺光线峡的276公里河段上,水流落差大,地质条件好,淹没损失小,投资小,造价低,水电站单位造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40%,初步规划可建设6座大型电站和7座中型电站,总装机11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368亿千瓦时,是中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带。
    
    二是盐湖资源。柴达木盆地有33个盐湖,已初步探明氯化钠储量3263亿吨、氯化钾4.4亿吨,镁盐48.2亿吨、氯化锂1392万吨、锶矿1592万吨、芒硝68.6亿吨,上述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其中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锂等储量均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溴储量18万吨、硼矿1157万吨,居全国第2位。
    
    三是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目前共发现16个油田。石油资源量达12亿多吨,已探明2.2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937亿立方米,已探明1575立方米,进入全国四大气田行列。
    
    四是有色金属和黄金资源。储量较大的有铅180万吨、金属铜180万吨、锌250万吨。此外,镍、钴、钼、钨、锡、汞也有相当大的储量,岩金和砂金分布也十分广泛。
    
    五是非金属矿产资源。全省共发现矿种36种,有5种列全国第1位。主要有石棉、石膏、石英、石灰岩、石墨等,其中石棉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3%。
    
    六是畜牧业资源。青海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有3345多万公顷可利用草场,草场的主要类型可分为草甸草场、草原草场、沼泽草场、荒漠草场、森林草场等,适宜放牧牦牛、藏羊、绵羊、山羊等。
    
    七是野生动植物资源。全省孔夫子生脊椎动物就有411种,其中兽类103种,鸟类292种,分别占全国总种数的20.2%和24.6%。野生植物群落中已发现经济植物1000余种,药用植物680余种,著名中药50多种。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1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3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6种,有22种珍稀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Ⅰ和附录Ⅱ中。
    
    八是旅游资源。青海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雄奇壮美,具有青藏高原特色。汉、藏回、蒙古、土、撒拉等民族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别具一格,极富情趣。全省已形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旅游区,旅游设施日渐配套,可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多种有效的服务。
    
    经过多年的努力,青海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199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238.39亿元,比上年增长8.2%。水电、石油天然气、盐化工、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长足发展,有一定基础和市场优势的冶金、医药、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正在崛起,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目前,一批国家及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为青海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青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世纪,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青海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青海省委、省政府确定了新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总的要求是:支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农牧基础地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科教兴青步伐,不断改善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