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陕西省投资环境

    
    陕西重视改善对外开放的经济社会环境。成立了外商投诉中心,依心维护外商和外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立了开放的政务大厅,完善“一厅式”服务,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抓紧组建高质量的涉外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外商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一流服务。
    
    一、邮电
    
    1999年,陕西邮政面对独立运营后的新形势,加快了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通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调整中得到提高。全省邮政局、所达到1923处;邮路总长度达到9.02万公里,其中一、二级邮路124条,长度达到6.94万公里;邮政运输车辆达到992辆;邮件分拣处理设备在大、中城市得到使用:根据分营初期66个县级邮政局设有办公场所,需要搬迁另建的实际状况,全省共投资4.1亿元.先后安排了48个邮政局建设项目,28个县局生产楼开工建设,9个地、市邮区中心建设工程,有5个竣工投人运行;邮政综合网完成了广域网的建设,局域网的一、二级中心主机系统已初步建成,三级中心进人系统的初步设计阶段;“绿卡”工程(邮政储蒿计算机网)完成了网点侧第一阶段的改造工作,解决了全省邮储计算机系统存在的200O年问题,实现了所有县内网点的联网运行;绿卡省中心的配套工程开工建设,新增ATM自动柜员机41台,总数达到48台;全省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信报箱(群)87处4万个格口,邮政通信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交通
    
    陕西已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西安航空港咸阳机场,是西北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年飞行量可达24万架次,年旅客周转量为2350万人次。西北民航已有58条航线直通国内60多个大中城市,并开退到名古屋、广岛、香港、澳门等出境航线。
    
    西安火车站和其12个编组站构成了西北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宝成线、襄渝线、陇海线分别连接西北、西南和华东。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横贯陕西中部。全省通车里程2671公里,干支线11条,在全国是通车里程较长的省份。今后五年,国家重点建设的十大铁路通道,其中有四条通过陕西。即,西北至华东通道(西安-南京),西北至西南的通道(西安-阳平关)、陕北神木至河北的通道(神木-山东-朔县-河北黄骅),宝鸡至成都复线建设。
    
    陕西境内有四条国道干线,12条省道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39621公里,高等级公路412公里,西安至宝鸡,西安至临潼、渭南,西安至铜川的公路已建成高等级公路。基本上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米”字型公路格局。
    
    渭南至潼关和西安至蓝田高速公路。西安至沣峪口一级公路、绛法汤和蓝田至小商源汽车专用公路、210国道延安至榆林二级公路、108国道土地岭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通车312国道陕西段二级路改建和文明样板路建设完成并初验。西安绕城北段、西安至阎良等高速公路,宝鸡至牛背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较好的完成了年度计划。榆林至靖边沙漠高速公路、神木至盘塘公路等项目提前开工建设。
    
    陕西是个内陆省,内河航运主要集中在汉江、黄河。汉江以中、短客货运输及安康库区水上旅游为主,黄河主要以短途运输和渡运为主。目前全省共有船长5米以上的机动船舶742艘,净载量5246吨,载客量8535客位,功率8729千瓦。通航里程998公里,港口48座,小型停靠点171处。
    
    三、供电
    
    1996年全省共有发电机组装机容量531万千瓦,发电能力达238.17亿千瓦小时。1991年至1995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11.99万千瓦,其中火力发电142.9万千瓦,水电发电69.90万千瓦,新增11万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184.7公里,变电设备179万千伏安。
    
    四、供水
    
    全省自来水供水总量70949万吨,用水人口493.5万人,其中非农业用水人口411.8万人,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6%。
    
    “九五”期间,陕西在水、电、路、通讯四方面各投资100亿元,再上一批重点骨干项目,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同时,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按照国际惯例改进涉外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政策法规体制、综合服务体系、信息支撑体系,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实行联合审批和一条龙服务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外商在陕投资将会享受到符合国际惯例的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将会逐步享受到国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