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对外招商项目(三)
项目11:重庆子业集团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发展良种肉牛养殖及草山草坡综合开发工程项目 一、项目单位概况: 重庆子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非公有制企业集团,总部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北路9号金明大厦十楼,注册资金4570万元,集团公司年经营规模在10000万元以上。 重庆子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经过数年经营,取得好业绩的基础上,目前正致力于寻求科技含量高,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合作。通过对这家[友观政策的研究、咨询和实地考察,决定依托西南农业大学在草食家畜的繁育研究和养殖工程技术应用优势引进国外良种肉牛种畜,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建设武陵山区良种肉牛种畜基地。 二、项目介绍: 1、必要性:本项目是黔江开发区和秀山县政府领导下,由重庆子业集团邀请西南农业大学技术专家协力合作,并与当地技术人员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定的。在项目选择与设置上支持了市场需求与资源优势相结合的原则。在资金投入上坚持国家、集团、企业、个人一起上的原则。秀山县是重庆市的特贫困县,为了它早日脱贫,秀山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这一切都确保了草原生态高效,良种肉牛、畜牧业的发展能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取得了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以达到该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从而确保了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中国牧业生产发展不平衡,以前牛羊养殖及其肉类调出主要是内蒙、新疆、青海和四川省等省区。90年代以来秸秆养牛的兴起,促进了中原肉牛带及东北肉牛带的形成和发展,使全国家农区存栏牛占72.6%,牧区占27.5%,在农区中,冀、鲁、豫、皖占全国牛肉产量的50%以上,牛肉调出也占有重要份额。相比之下,东南、华南、中南和西南则很薄弱,重庆市的牛肉年消费每人仅有1.2公斤,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项目良种肉牛的牛肉产品和无公害的牛肉加工产品主要的国内市场是东南,沿海城市和长江沿岸城市,良种肉牛的深加工产品将面向全国。良种肉牛的种畜市场以秀山县为中心向周边扩散,辐射整个武陵山区的草原畜牧业养殖基地。良种肉牛的胚胎市场将以重庆市为龙头面向西南区五省市,预测西南方草山草坡的开发和草食家畜的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秀山县川河乡川河盖上,水绿山青,与外界相对隔绝,没有工业污染,是生产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天赋宝地。因此,应该因地制宜地发挥该地区的地域区位优势,科技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建设和实施以无公害草原良种肉牛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产业化项目。发展生态草原牧业和开发绿色肉食品产业将为三峡库区,武陵山区的优势资源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2、建设规模及内容:占地面积1611公顷。其中种牛养殖基地1300公顷,经济作物种基地300公顷,其它配套设施11公顷,土建41300平方米,新建厂房29550平方米,引进良种肉牛种畜100头,购杂交能繁母牛4500头(含辐射周边农户3000头),年产良种胚胎15000枚,其中出售5000枚,年产良种牛犊3000头。 3、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前期实施投放5500万元,远期规划投入9500万元。 4、建设条件:该地所属秀山县川河盖上,地势相对平坦。海拔850-1000米,长约8公里,宽约3公里。属温带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7℃,最热月平均气温24℃。年日照时间1236小时,无霜期280天,年降雨量1400mm,水资源相当丰富,牧草丰美,非常适应牧业发展。川河盖土壤属黄棕壤土类,PH值5.8-6.4之间,呈微酸性。所征得的土地是80年代中期为建设畜牧基地而设立的,人口密度不大,草地资源集中,并进行过人工草地改良。牧区现有18万立方米蓄水库、38千伏电力、与全国联网的直拨电话、移动电话已开通。牧区内公路网形成,离国道319线16公里,离2003年通车的渝怀铁路最大的中间站(二级站)21公里。 三、市场预测: 以前市场出售的牛肉都是老弱病残的劳役牛,肉质口感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膳食结构逐渐由温饱型向营养保健型方向发展,肉蛋奶等畜产食品在国民食物消费中所占份额已是粮食消费支出的2.5倍,并呈继续上升趋势。据统计,中国每年需进口高档牛肉40多万吨,其价格每公斤在100元-150元。高档良种牛肉的生产几乎是零值。因此发展该项目势在必行。 1、良种种牛100%内销。 2、胚胎100%内销。 3、良种肉牛主要销往沿海地区及部分出口。 (1)本地销售价格:高档牛肉3万元/吨;中档牛肉1.4万元/吨;低档牛肉1万元/吨,销售量7000吨; (2)出口价格及出口量:高档牛肉5.6万元/吨;出口量3000吨。 4、牛肉综合制品部分外销,皮革内销。 四、项目效益分析: 第一期项目投资5500万元到位后年销售收入3760万元人民币,利润1190.12万元,纳税473万元。投资回期6.472年(含建设期三年),内部收益率23.25%。 第二期项目投资9500万元。年产1万吨牛肉制品的销售收入15748万元人民币,利润4748万元,年产十万张高档牛皮的制革厂一座,产值8000万元以上,投资回收期3.16年(含建设期)。 五、合作方式意向: 1、我方用已具备的1611公顷土地及公路网,国际国内直拨通讯,38千伏电力及18万立方米蓄水库一座。拥有优良的管理技术和优秀的管理技术人员。 2、要求外方一流的管理技术、先进设备部分流动资金及原材料(包括胚胎种类: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为主。另选用部分:皮埃蒙特牛、劳莱恩肉牛、海福特、夏洛来、力木赞等品种)进行合资合作。 3、建立股份制公司,按投资比例占有股份,利润按投资比例分红。 六、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该项目已获得立项批文(渝计委农[1999]212号)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文(渝计委农[1999]1315号);已委托重庆市设计院进行土建设计。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重庆市子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向文红、方绍渝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北路9号金明大厦十楼 邮编:400060 电话:(008623)62828930、62812114 传真:(008623)62911178 项目12:璧山县招商开发有限公司果、花、草药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一、项目单位概况:璧山县招商开发有限公司拥有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建筑和建材业等,公司运行机制灵活,经营状况良好,目前公司与璧山信用社合作开发园区,更充实了公司实力,发展前景看好。 二、项目介绍: 1、必要性:由于目前重庆地区“名、特、优”水果数量省,市场销售的优质水果基本上是从北方调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和机关、学校以及住宅区都需要美化,现在市场上“名贵花卉”十分缺乏;重庆直辖后人口多,需药量大,目前适合中草药成片种植的不多。我们离重庆近,发展以上产品市场前景好,而且可减少经营环节和长途运输,相对成本较低。 2、建设规模及内容:上述三项品种,生产基地和加工场地共计占地120.3公顷。其中优质梨和板栗发展60.3公顷;名贵花卉基地30公顷;中草药基地30公顷。 3、项目总投资:预计2亿元人民币。 4、建设条件:项目地占在璧山县狮子镇虎峰村,紧靠成渝高速公路,距重庆市区25公里,交通便捷,水、电、气供应有保障,土壤、气候适宜。 三、市场预测:国内6-8月和冬季鲜果供应较为紧缺。欧美等国人均有果27-28公斤,而国内人均不足1公斤;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名贵花卉需要量增大;重庆人口多,中草药需要量也大,以上三项只要是发展“优质”、“名贵”、“紧缺”的,计划发展,市场很好。3-5年投产后,年收入可达1亿元以上。 四、项目效益分析:以年收入1亿元人民币算,除资金利息1000万元,税费4000万元外,利润可达5000万元,五年左右可以收回投资。 五、合作方式意向:合作、时间30年,也可独资。 六、项目前期工作情况:项目基地已落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璧山县招商局 地址:璧山县狮子镇虎锋村 联系人:巫正厚 电话:(008623)41426782 传真:(008623)41422310 项目13:涪陵荔枝园旅游开发区 一、项目单位概况:涪陵荔枝园旅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为开发涪陵荔枝园项目而成立的新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万元。 二、项目介绍: 1、必要性:该项目结合发展特色农业依据涪陵历史上有名的“荔枝、贵妃”等资源优势,再现盛唐文化。该项目的兴建,符合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有得实现涪陵区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有利于恢复历史知名品牌,有利于解决涪陵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建设规模:占地10300亩,分为荔枝园、贵妃园、贵妃寺三大功能区。 3、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0000万元。 4、建设条件:涪陵荔枝园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荔枝的生长;项目位于涪陵区荔枝办事处,地处城乡结合部,交通便捷,通讯方便;涪陵区委、区政府把旅游业纳入“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模工,必将有利于荔枝园的开发。 三、市场预测:涪陵荔枝园近期以涪陵区、重庆主城区为主要客源市场,面向周边区县,吸引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过境游客;中远期形成“荔枝、贵妃”等旅游精品,进一步吸引四川、湖南、湖北等周边省市,不断开拓海内外市场,以沿海地区和东南亚(日本、韩国)为其主要的国际旅游市场,项目建成后,预计2005年接待游客将达到56.8万人次,到2010年接待游客将达至121.2万人次。 四、项目效益分析:2003年项目全部建成后,经营一年年收入8461.2万元。第三年收入达到10200万元,项目静态回收期7年。 五、合作方式意向:合资或合作。 六、项目前期工作情况:已完成立项,征地等前期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总体规划和详规。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涪陵荔枝园旅业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世国 地址:涪陵区荔枝街道办事处 邮编:408000 电话:(008623)72865345 传真:(008623)72870009 项目14:重庆市涪陵兰妮食品有限公司雨台山风景名胜区 一、项目单位概况:雨台山风景名胜区由涪陵兰妮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经营。公司下辖珍溪肉联厂、雨台山风景区、爱妮服装城。现有职工127人,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年销售收入1600万元。 二、项目介绍: 1、必要性:旅游业是重庆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雨台山风景名胜区是三峡旅游环线中一个新的景点,是全国唯一以祈雨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区,是三峡库区旅游观光旅游农业园。随着、观光、休闲度假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必将为景区提供广阔的市场,项目又可扩大移民安置容量,促进三峡库区结构性调整。 2、建设规模:雨台山风景区占地面积837亩,建筑面积4.37万平方米,场地1.99万平方米,道路面积3.25万平方米,水库面积4.93万平方米,山林面积45.78万平方米,共建设43个子项目。 3、项目总投资:10748万元人民币。 4、建设条件:该项目位于涪陵江东办事处雨台山,离城区3.8公里,紧靠长江乌江,水陆交通方便。雨台山风景区集山、水、林、岩于一体,自然景观独特,70亩水面清澈见底,林地成片成林,景区植被覆盖达90%以上,生态良好。施工需要的道路、电力、给排水已完成。 三、市场预测:雨台山风景名胜区主要客源为重庆、涪陵休闲度假、康复疗养、会议、商务往来,长江、三峡游客。预测年游人数可达65万人以上。 四、项目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旅游总收入4010万元,实现税金230万元,实现利润2061万元,年投资利润率18.14%,4.34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五、合作方式意向:合资、合作、独资、转让土地经营权。 六、项目前期工作情况:项目1997年12月经重庆市计委以重计委社[1997]1157号文件批准立项,1997年5月原涪陵市人民政府以涪府函[1997]83号文件批准同意涪陵雨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重庆市涪陵兰妮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中山西路119号 联系人:何玉兰 邮编:408000 电话:(008623)72224013 项目15:重庆市万盛大道综合开发建设项目 一、项目单位概况:重庆市万盛区城乡建委是重庆市万盛区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万盛区内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职能、万盛区城乡建委近年有效地组织建设了万东路3.5公里城市道路工程、万盛城区日供水2万吨自来水厂工程建设。 二、项目介绍: 1、必要性:万盛区是重庆市唯一旅游经济试验区,现有重庆至万盛旅游专列——石林号、随着渝黔高速公路和綦万高等级公路的建成万盛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将更加突出,投资环境极大改善。巨大的发展机遇使城市突破旧城、拓展新区势在必然。万盛大道位于城市中部,贯穿南北,串联旧城和东林现有的城区。位于大道中部的市民广场将成为万盛最大、最重要的中心广场。道路与广场的建设对实现万盛总体规划、控制万盛城市格局、展现城市风貌特点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新城区开发的龙头,将是迈向21世纪万盛市发展的标志。 2、建设规模及内容:万盛大道西起两河口大桥,成T型向南北延伸,南与东林片区相连,北接老城区勤俭路口。按照城市规划和旅游城市的要求,万盛大道沿线电力通讯、照明、完备路等管线一律入地铺设,街头绿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配置。道路全长2100米,道路面积8.8万平方米,绿地2.1万平方米,道路两侧各70米范围作为开发用地,可布置商业门面7.5万平方米,住宅25-35万平方米,建成后的万盛大道按功能分区将建成行政、商贸、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大街。 3、项目总投资:19042万元,其中,(1)土地征用、人员安置、房屋拆迁费用4533万元;(2)道路工程建设(含水、电、气线路埋设,路灯、绿化)费2009万元;(3)房屋综合开发总投资10400-12500万元。 三、市场预测:万盛大道综合开发建设以业主为载体,政府出让道路两侧土地开发权,以房屋开发带动道路建设。道路建成后,道路两侧土地将极大增值,通过房屋开发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四、项目效益分析:按照万盛目前房屋价格;商业门面2500-4000元/平方米,住宅550-600元/平方米计算,开发项目建成将给投资者带来1.4亿元以上的投资收益。 五、合作方式意向:合作、合资、独资开发均可。 六、项目前期工作情况:1998年万盛区建委对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对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委托重庆建筑大学完成了万盛大道的城市设计,道路施工图设计正在进行中。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万盛区城乡建委 联系人:刘春莉 地址:勤俭路23号 邮编:400800 电话:(008623)48272100 传真:(008623)4828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