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重庆市投资环境

    
   重庆投资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服务、交通通信、教育卫生、居住、娱乐等环境都正在按国际化要求建设和完善;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体系、中介服务机构、保障机制等也正在不断健全。
    
    一、基础设施
    
    重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方式俱全,通信体系完备,是中国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通信中心。
    
    1、民用航空
    
    重庆有三个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4E级机场,国家一类口岸,可起降波音747大型客机。目前已与国内外50多个城市直接通航,国内国际(地区)航线近70条,东到上海,西至乌鲁木齐,北达哈尔滨,南抵海口,并已开通至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德国等国家的国际航线和至香港、澳门、经澳门至台北、高雄等地的地区航线。已规划在风景旅游区、交通不便的地区建设直升机和轻小型机场。
    
    2、铁路运输
    
    重庆铁路口岸是国家二类口岸。有成渝、襄渝、川黔3条电气化铁路干线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已开通至香港九龙的集装箱货运专列。主城区已形式建设轻轨交通。2005年底前建成达万(达县至万州)铁路和遂渝(遂宁至重庆)快速铁路,有望进行兰渝(兰州市重庆)铁路。涪万枝(涪陵至万州至枝城)铁路建设,2010年前后,重庆铁路将形成的由成渝、遂渝、渝黔、襄渝、渝怀、兰渝、渝汉七条铁路干线构成的枢纽格局。
    
    3、公路运输
    
    有包括成渝高速公路在内的21条干线公路,其中17条连接云、贵、川、湘、鄂、陕的跨省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2005年以前,实现最远区县8小时内可到达主城区。尽快建设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的“八纵八横”中的包头至北海、重庆至长沙两条大通道重庆段高速公路。
    
    4、水运交通
    
    重庆水港为国家一类口岸,有通航河流27条,民用机动船500余艘。有沿江港口40余个,泊位1600多个,吞吐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的港口9座,重庆港年吞吐能力1000余万吨,已实现江海货物联运。三峡工程建成、重庆几大主要港口改造后,万吨级船队可溯江而上直达重庆,可实现3000T级单船由2类海区直抵重庆。
    
    5、邮政电信
    
    重庆是联系西南地区的邮电通信枢纽。已建成卫生通信地球站,开通了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直拨电话,所有区县已进入全国电话程控交换网。电话用户达100多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多万户。邮件达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商包直投、邮政快递、特快专递和国际邮件互换业务。
    
    二、开发区简介
    
    重庆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巴南、渝北、璧山、合川、永川等10个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获批的国家级开发区,面积9.6平方公里,距市中心3公里,距离九龙坡水陆联运集装箱码头3公里,距江北机场28公里。开发区内设有银行、海关、商检、税务、保险、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区内水、电、气、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备,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区内开办了260多家外投资企业。开发区正在规划、建设46平方公里的拓展区。
    
    2、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获批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全国五大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高新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已初步开发2.4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工商、税务、人才交流、金融等服务机构。开发区已初步建成沙中路科技街、石桥铺高科技开发园等。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已有4000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8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投资总额9.9亿美元。开发区已经国家正式批准在二郎地区建设科技新城。
    
    3、重庆北部新区
    
    重庆北部新区面积100余平方公里,包括重庆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拓展区及出口加工区。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主要发展信息技术、光电子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汽车及零配件产业。享受西部大开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三、投资服务
    
    本着为外商发财、赚钱提供良好环境的宗旨,重庆市政府制定了《规范政务管理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定》及6个配套文件,从实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又采取了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即“十个一批”)措施,逐步建立并完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服务体系。努力建立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公平、公开、公正,真正能保证投资者权益的法制环境。
    
    1、“一站式”服务
    
    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对外来投资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个地点收费、一个中心投诉”的“一站式”服务,由市政府有关领导任值班长,各相关单位派员集中办公,管理和办理外商投资及“三资”企业成立前后的各有关事宜。
    
    “一站式”值班室日常咨询联络电话:(008623)69019579、69019568
    
    2、海关
    
    重庆有3个海关,即重庆海关、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和万州海关。重庆海关已完善了进出口货物通关流程,全面实行封闭“一条龙”作业,只高一进一出两个窗口,开通现场报关单流程情况动态显示程序。H883/EDI通关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一批计算机应用项目已相继投入使用。还实行了处(科)长专用窗口值日制度。
    
    3、金融机构
    
    已形成以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它商业银行、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境外金融机构相结合的金融体系。外资银行已开始在重庆开展业务,日本住友银行、香港宝生银行、香港东亚银行、香港汇丰银行已在重庆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加拿大丰业银行已在重庆设立了分行。
    
    4、仲裁机构
    
    全市涉外仲裁机构有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驻重庆办事处和重庆仲裁委员会,主要负责解决涉外经济纠纷。
    
    5、投诉中心
    
    重庆设有外商投诉中心和台商投诉协调中心,主要受理外来投资者的投诉事宜,并进行有关政策的解答和咨询。
    
    重庆外商投诉中心电话:(008623)69018222
    
    6、律师、咨询机构
    
    重庆市现有律师事务所200家,从业人员2500余人;市级咨询服务机构数十家,各区县也都设有外商投资咨询机构。
    
    四、生活保障
    
    外籍人员及其子女在重庆市乘坐交通工具、住宿、就医、入学、旅游、购物等,按国内公民收费标准收费。
    
    重庆饮食闻名世界,素有“以味见长”,“百菜百味”的美誉,来渝居住、财物方便舒适,娱乐设施齐备,已建成的有金桔岛、阳光温泉、南湖度假村和樵坪国际乡村俱乐部等现代游乐点,一批大型文化、体育、游乐设施包括重庆国际高尔夫球场、袁家岗体育场、江北水上公园等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以满足投资商休闲娱乐的需要。
    
    1、就医
    
    重庆已有医疗卫生机构近5000个,其中医院3170余所,近郊区县范围内的各种院前急救都可直接向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呼救,呼救电话:120;重庆中医研究和治疗闻名国内外,著名的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为全国输送了大量中医人才。全市有中医院十多的,可接受良好的无副作用康复治疗。
    
    2、外商子女入学
    
    重庆所有的市属中、小学都对外籍员工子女开放。凡满3岁的儿童即可入托,学至6岁可进学前班,也可在7岁时直接入小学。
    
    3、出入境服务
    
    重庆对来渝投资的外国商人、港澳台同胞及其家属在办理和变更居留证件或出入境签证方面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凡在重庆市国有企业工作的外国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及在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外国人申请返回签证的,根据申请人申请返回签证的,根据申请人的需要及所在企业的意见,可签发1年多次有效返回签证。凡在重庆市投资的台湾同胞或台方高级管理人员,可在其《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有效期内,签发多次入出境签注和暂住加注。从2000年6月20日起,因紧急事由来不及在中国驻外签证机关申办签证的外国人可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口岸入境落地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