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福建省概况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北纬28°30′-28°22′,东经115°50′-120°40′),毗邻浙江、江西、广东、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东南亚和大洋洲海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2、气候
    
    境内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17℃-21℃,平均降雨量1400mm-2000mm。
    
    3、土地
    
    全省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80%以上。
    
    4、人口
    
    福建是以汉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到2000年为止,全省常住人口将达到3470万人。福建又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800多万人,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
    
    5、海洋资源
    
    福建省海域辽阔,海岸线长达3300多公里,有大小岛屿1400多个,较大港湾22处,可建万吨深水泊位。福建海域是东海和南海的过渡海区,属亚热带大陆架浅海,寒暖流交汇,并有大量淡水注入,水质肥沃,浮游生物多,水产资源相当丰富。全省可作业的海洋渔场面积12.5万平方公里,适宜贝类、藻类和海产品养殖的面积达2700平方公里,鱼类达500多种,是我国主要产鱼区。
    
    6、水资源
    
    福建地处丰水带,年总降水量为2011亿立方米,河水径流总量平均每年为1150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046万千瓦,年发电量916亿度。其中可开发的装机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的水力地点1000处,总容量705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20亿度,在华东地区居首位。现有装机容量仅占可装机容量的30%,开发潜力很大。福建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温泉有100多处,大多为40℃至60℃的中温热水。
    
    7、森林资源
    
    福建是中国四大林区之一,林地面积达600多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近4亿立方米,产量居全国第三。森林覆盖率达52.4%,居全国首位。福建树种资源丰富,全省木本植物达1943种,用材树种约400种,竹类约140种,在提供大量木材的同时,还广泛应用于工业。
    
    8、矿产资源
    
    福建省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有多元素矿藏116种,4800处矿床、矿点,其中大中型矿床100多处。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建材原料矿是最具特色的矿产,品种全、储量多、分布广。其中标准砂仅平潭一地储量就达1500万吨,玻璃砂预测总储量有1.6亿吨,为全国之冠。建筑砂仅闽江下游储量就有8亿吨。花岗岩石料花色品种多,藏量丰富,可以露天开采。石灰岩储量7亿吨,可供本省生产水泥200年之用。叶胆石(寿山石)藏量居全国首位,高岭土藏量居全国第三位。此外,稀有金属铌钽矿、重晶石矿、萤石矿、钨矿、铁矿等都颇具现实和潜在的开采优势。
    
    9、旅游资源
    
    福建山明水秀,人文荟萃。著名的武夷山、湄洲岛、太姥山、鼓浪屿、桃源洞、玉华洞以及古寺庙、古塔、古桥、古城堡和王审知、郑成功、林则徐、陈嘉庚等名流英杰的旧居遗迹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二、经济发展
    
    福建是中国加快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1978-1998年,福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23位上升到目前的第1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第22位上升到第6位。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对外开放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推进,全省已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等多层次、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培育和发展了适应市场经济、符合国际惯例的商品和要素市场。
    
    为充分发挥福建在对外开放特别是吸收外商投资等方面的窗口和纽带作用,国家把中国唯一的以招商引资为主的投资促进活动棗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会址定在福建省厦门市。每年的9月8日至12日,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国家有关部门、协会都组织招商代表团前往厦门与外商洽谈投资合作事宜,并取得丰硕成果。
    
    目前,福建正在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在区域发展布局上,将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快闽东南开放与开发,内地山区迅速崛起,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建成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培植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建筑建材、林产业、水产业五个支柱产业和轻纺、旅游两个重点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继续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善交通、通信、能源体系,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保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竭诚欢迎海外朋友到福建来考察访问、旅游观光、投资兴业,扩大友好往来与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