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河北省概况

    
    一、自然环境
    
    河北省地处北纬36°05'至42°37’,东经113°11’至119°45’之间,位于华北平原,兼跨内蒙古高原。全省内环首都北京市和北方重要商埠天津市,东临渤海。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蔷为广阔的平原。海岸线长487公里。人口6744万,面积18.8万平方公里。
    
    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400-3000小时;年无霜期120-200天;年均降水量300-800毫米;年均气温在0℃至13℃之间。
    
    二、综合优势
    
    1、独特的“两环”区位优势
    
    河北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东北地区与国内其它省区联系的通道和西北诸省区的北方出海通道。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政府确定的又一重点开放开发地区,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河北内环北京和天津两大都市,经济相互辐射和渗透,构成了京津冀经济区。环京津的独特区位,使河北可以利用京津的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与京津的产业进行对接与合作,搞好与京津企业的联合、分工和协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融合程度和相互开放程度会不断提高。
    
    2、支持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丰富
    
    河北省耕地面积648.46万公顷,是全国粮棉油集中产区之一。海岸带总面积100万公顷,海洋生物资源200多种,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水产品基地。河北又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16种。其中探明会计师的矿产74种,储量居全国大陆省份前10位的有45种。这些资源分布广泛,体系比较完整,具有建设大型钢铁、建材、化工等综合工业基地和发展煤化工、盐化工、油化工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河北省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全省现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居全国第1。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明清皇家陵寝、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全省规划建设了环北京8条旅游主线,其中,北京-金山岭-承德-围场、北京-怀柔-丰宁京北第一草原、北京-怀来-涿鹿-张家口-崇礼-沽源-赤城、北京-野三坡-涞源、北京-清东陵-唐山-秦皇岛等线路,既体现了当地文化特色,更突出了海滨、观鸟、森林、草原、湖泊、冰雪、温泉等生态旅游特色;北京-天下第一城-吴桥-衡水、北京-涿州-清西陵-保定-白洋淀-石家庄-邢台-邯郸、河北长城旅游专线等线路则体现了丰厚的人文资源特色,受到游客的青睐。
    
    3、以当代科技为基础的交通通信条件
    
    河北省位于首都北京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地带。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全省已初步形成了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网。境内有15条主要干线铁路通过,铁路货物周转量居全国大陆省份第1位。有17怎么样国家干线公路,公路货物周转量居全国大陆省份第2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480公里,居中国大陆省份第2位。河北海运条件十分便利,自北向南,有秦皇岛港、京唐港、天津港及正在建设中的黄骅大港等较大出海口岸,年吞吐能力达1.3亿吨。石家庄民航机场是国家批准的国际口岸机场,现已开通43条航线,通达全国32个大中城市,并开通了至香港及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航线。秦皇岛山海关机场开辟25条航线,通达全国17个城市。北京首都机场、天津国际机场也可为河北利用。河北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各市县全部实现了国内、国际直拨,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省,多媒体通信网燕赵信息港已开通使用。发达便捷的交通通信条件,把河北与世界各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十分有利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4、强辐射高容量的市场空间
    
    河北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所形成的市场容量很大,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迅速。200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8元。河北与北京、天津共同构成的京津冀经济区内拥有1.2亿消费群体,市场容量占全国大陆总量的10%以上,是中国市场容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河北是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区域连接“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枢纽地带和商品流通的中转站,也是“三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自古以来河北就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品集散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地区的市场潜力必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因此,到河北投资置业,既可以立足河北市场,还可以进入北京、天津市场,辐射“三北”市场,从而为客商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创造极大的商业机遇。
    
    5、综合经济实力和产业能力显著增强
    
    “九五”期间,河北省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6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居全国第13位上升到第11位。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076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位,比上年增长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河北省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棉、油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很快,传统农业正迅速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全省现已形成化工(医药)、冶金、建材、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和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行业,2000年有57家企业进入全国1000家大型工业企业行列,培育发展了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华北制药集团、石家庄制药集团、邯郸钢铁集团、宣化工程机械集团,邯郸钢铁集团、宣化工程机械集团、露露集团、三鹿乳业集团、保定天鹅集团等是国内同行业知名企业。交通通信、商贸、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
    
    6、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河北省已与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省市级友好城市已达47对。“九五”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比“八五”增长2.3倍,到2000年底,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24亿美元,注册三资企业8963家。外商投资的项目涉及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轻纺、机械、电子、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以及服务、旅游公用事业、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外商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34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河北将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调整制定现行法规、管理体制和公共政策,逐步形成政策稳定、管理规范、操作透明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放宽对外资的市场准入,逐步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简化投资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各项服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大型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的合资合作,拓宽利用外资领域,采用收购、兼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利用外资方式。
    
    7、广阔的投资发展空间和机遇
    
    从2001年起,河北省开始实施“十五”计划,我们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畜牧业、蔬菜业、果品、食品加工业、钢铁工业、医药工业、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化学工业、旅游业、城镇建设、商贸流通、非义务教育、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等十五条龙型经济,构筑具有河北特色的经济新格局。“十五”期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要达到8%-9%。在“十五”及到2010年,全省还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建设、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交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改造与建设、旅游产业建设、市场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十个方面的重点建设工程。为实现建设经济强省和现代化河北的宏伟目标,河北将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继续把“两环开放带动”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一,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
    
    河北省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实施种子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主要是在冶金、能源、医药、化工、成套设备、建材、食品、纺织等行,有重点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力量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新材料、软件开发、新型中药制剂、基因工程药物等重点工程建设;改造提高商贸流通、交通通信和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旅游、会计、法律等现代服务业。河北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快速增长,必将给外商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丰厚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