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在“引进来”“走出去”进程中居功至伟
——访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张伟超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 王永志 赵建华):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已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后在这一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而在中国企业逐步‘走出’国门的进程中,他们仍然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中国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张伟超如是说。 在中国新闻社与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联合主办的“华人经济论坛”召开前夕,本社记者采访了张伟超。他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华人功不可没。除了技术、资金,他们还将国外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引入了中国,把跨国公司带进了中国。他们对中国的发展起了先锋作用,促使中国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 张伟超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走强,华人正以日益强劲的姿态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举办华人经济论坛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加强华人之间的合作,推动华人之间的交流,让世界了解华人,让中国走向世界。 近年来由外交转到侨务领域的张伟超对此了如指掌:许多在华外资是经华人介绍来的,起初是自己来,后来是带着别人来。有些跨国公司来华后,华人又对它们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在许多跨国公司的在华首席代表就是华人。 这一期间,中国内地为华人、华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廉价劳动力和较高回报,许多华人华侨独资或合资企业正是借助中国市场而逐渐做大的。他们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实现了盈利,这同样有利于华人所在国经济。 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多的跨国公司、更大规模的外资和更为成熟的经验、技术将进入中国。这对于规模较小的华人资本而言,无疑会成为一种潜在竞争压力。 但张伟超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华商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企业与华商的合作可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仍将为其发展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中西部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他们有很多很好的项目,但因为缺少资金,而难有更好发展。华商可以在“西进”中,为中国西部开发发挥作用,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入世后,相对跨国公司而言,华商今后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广阔发展空间。这就是继带领外资进入中国后,华商这一“领头雁”,还可以带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 张伟超表示,过去,中国对外“引进来”的居多,“走出去”的少。今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会有更多的中国资本、中国企业会“走出”国门。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市场,参与更大范围内市场竞争的时候,一向起到桥梁作用的华商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着30余年外交官经历的张伟超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后,需要通过当地华人,了解当地市场、当地政策。通过华人,中国企业可以尽快熟悉当地法律、税收等因素,减少风险。 目前,海外市场上,中国电器、五金、纺织品的销售,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靠当地华人做起来的。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中,华人可以提供很大帮助。 在“引进来”的年代,华侨华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功臣,举世公认;今后“走出去”的过程中,得天独厚的华人资本仍可大有作为,其作用会越来越大。并在这一波的经济活动中,为华商自身、所在国经济和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共赢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