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文星:信用,也是民营企业的一种资本
褚文星/山西瑞洁生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灵魂,民营企业从一开始就与其休戚相关。 中国经历过的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让民营经济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也使传统的信誉至上的商业道德逐渐流失。即使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习惯思想带来的“为富不仁”的看法也和私营经济如影随行。在这种背景下,把信用作为民营企业的一种资本加以投入和运作,其意义就更加影响深远。 几乎所有的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原始积累阶段。在这个阶段,私营业主往往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并由于直接利益的驱动,生产和销售的信用也就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譬如山西假酒案,曾使数十人命丧黄泉;还有霉米上光,黑面漂白;甚至从阴沟中捞油,往鸡鸭肚里注水。这些虽然是失去信用的极端的例子,却深深地打上了个私企业在原始积累阶段的某种烙印。 民营企业这种与中国传统的诚信经营做法背道而驰的现象,尽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而正在减少,但是,与西方经济体的信用体系相比,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市场经济在西方经历一、二百年,个人信用制度已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形成了成熟的体系。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了一个安全号,所有的资信都反映在这个号码中,资信公司管理着信用报告,任何企业和经营者都可查询,使信用产品完全实现了市场化。而我们却是经历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行为表现为计划和分配,使得信用无从体现,制度的建立也显得无关紧要。 对于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诞生的民营企业而言,建设这种成熟的信用体系,一方面需要企业保持自律的态度和无条件遵守市场规则;另一方面,尚需借助政府的监管和对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 我们今天提出来的“信用也是企业运作的一种资本”,正是基于企业的产品可信度和品牌的建立而言的。事实上,信用在今天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的品牌和效益也必然随着信用的提高而提高。这样一来,信用既是有形资产,也是无形资产,她酷似企业的一面旗帜,盛衰荣辱尽现其中。可以说,我们山西瑞洁生化有限公司始终高擎着信用这面大旗。数年来,“顾客的辉煌就是瑞洁公司的辉煌”,一直是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和全体员工行动的指针。 早在两年前,我就着手向企业灌输一种企业理念。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如果诚信程度低下,虽可能取得一时虚假的发展,但终将走向穷途末路。我国有的地区在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惨痛,由于缺少信用,曾经辉煌一时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国有的地方当年也因生产假冒产品失信于消费者,现在又因重树信用而崛起。每个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都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和经验。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意味着建设企业的信用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WTO不接受失信欺诈、投机取巧。建设一个信用企业乃至诚信社会,除了企业的自律和保有一种诚信的企业文化外,还需政府力量的支持。事实上可以这样说,首先要从政府做起,政府要制定规范,大力扶持讲信用的企业,严惩不讲信用的企业,当一个严格的“裁判员”。同时要完善法律和规章,建立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要很好地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从娃娃开始,抓诚信教育。有些专家认为,建立信用体系是企业的事,政府可以置身事外,否则就有越位之嫌。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天大的误解。 我们认为,信用体系决不单是一个营利组织,它的服务和监管作用,前者为政府的义务,后者为政府的职责。于是,我们有理由认为,要改变目前信用环境恶化的被动局面,政府应该,也完全可以有所作为。除尽快完善法制、制度建设以外,要加快建设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就服务体系而言,要积极扶持发展证信机构和信用调查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 这方面目前的情况是,仅有少量的证信机构,挂靠政府部门,假政府权威和影响执业。而极少的民间机构,因为信息收集的困难导致成本过高,因而对客户要价过高,致使门可罗雀。所以,我们说的扶持、加快建立,并不是盲目的一窝蜂建立很多机构。这样,不仅不能解决我们的信用危机,弄不好,信用机构本身还会发生信用危机。对策是既要扶持建立,还要为其提供必要的政府服务。 至于信用监管体系,完全应该由政府职能部门来做。要建立起那么一种体系机制:扬善、抑恶,让守信者以守信为荣,不断再创新的信誉业绩;使失信者暴露在阳光下,在全社会的监督面前,感到失信之耻、之无地自容,因而加强自律,改恶从善。这种机制可说是他律和自律的有机结合,是一项治本之策。建立完善之日,将是市场经济秩序根本好转之时。这是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做,而且完全能够做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