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吴敬琏:中国民营企业的运作环境(摘要)

(2002年9月28日)


P1010060.jpg

                        著名经济学家  吴敬琏


    今天我主要谈三个问题:一是民营企业已经取得的业绩;二是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三是民营企业如何应对挑战,改善运营环境。
    
    首先,交待一下2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是本次报告的基本前提。民营企业是自1978年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80年代是个人经济(允许雇工八人以下);到80年代中,开始允许雇工8人以上,成为私营企业,其性质被定义为国有经济的补充。民营企业自主发展的基本框架是在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确立的,这为民营企业的充分发展奠定了政治上的基础。在江总书记的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做了定义,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且已经进入了宪法。十五大要求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特别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规定,即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 民营企业已有的业绩
    
    十五大以来,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原国有或原公有乡镇企业因为十五大的放小放中政策而改制;二是由于十五大之后政府改善了民营企业经营环境,如市场准入的取消而成长起来的。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是发展进一步加速,并从沿海向内地推移。最突出的是一些沿海省份,近期以来民营企业占主要地位,这些省份的GDP增长超过两位数,社会投资迅速上升,国际贸易增长,就业提高。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经济整体走势就比较好。
    
    最突出的是浙江,世纪之交开始民营企业开始占优,其国营经济占工业增加值10%以下,而民营经济则占50%以上,浙江省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除直辖市之外的27个省份中占首位,且失业问题不严重,其国际贸易顺差占全国的60%。
    
    江苏由于其苏南模式(基层国有)在90年代后期效率下降,所以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常大。在99年后完成改制之后,江苏经济重现活力。以往国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现在江苏已经赶了上来。去年苏州的国外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大体等于上海。其他如广东、福建也有优异的表现。
    
    这些省份发展较好的原因在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快,这样就解决了一系列难题。首先是供给的活跃创造了需求,需求反过来推动供给,二者良性互动。其二是有利于国企下岗人员分流。其三是有助于消除农民贫困,吸收剩余农村劳动力,解决地多人少的问题。其四是可以减少收入差距。沿海民营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收入差距要小于内地一些较不发达省份。其五是支持城镇化提高。目前,民营企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如高新技术行业,西部开发,农业产业化,并且逐步走向世界市场。
    
    第二,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其一,民营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毕竟还幼稚、单薄,在资源、企业制度、管理经验上比较欠缺。
    
    其二,进入WTO之后,民营企业面临外资竞争。目前一些大型跨国正致力于在华产业的整合,同时外企可以享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部分回避国内交易成本高的劣势。所以在与民企的竞争中会有优势。
    
    其三,进入WTO之后,农业的困难会加剧,这会影响到市场需求和民企的发展。
    
    其四,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会妨碍民企的发展。目前银行系统惜贷,而证券市场又向国企倾斜,所以民企融资比较困难。
    
    其五,市场的不平等竞争和无诚信。
    
    其六,政府行为不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过多干预企业微观经济活动。
    
    第三,改善民营企业的运作环境的措施
    
    其一,政府方面应该对民企实现国民待遇,取消一切歧视性规定。十五大要求民企享有平等地位,但各个执行部门的表现离此还有一定距离。具体地,要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同时在市场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和法律法规方面给予民企支持。
    
    其二,在国企布局改革方面,根据十五届四中全会,除极少数领域外,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这样也有助于国企的股权多元化。
    
    其三,金融体系的改革。目前的金融体系与总体经济格局不匹配,国有银行占大头,而为民企服务的很少,应该加快对国有银行公司化改造实现股权多元化。同时,大力发展县级金融体系。对于证券市场,应该在规范其运行的基础上向民企开放。
    
    其四,针对市场无序,法制环境差的现状,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观念。保护人民基本权利,规定政府执行权力范围,立法过程由公众参与,公众对相关法律拥有知情权。
    
    其五,民营企业家自身也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如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管理水平,还要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