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今年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明显减少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据外经贸部提供的情况,今年1至10月,国外对中国各种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调查和起诉有47起,明显低于去年全年的67起。
    
    在世界经济总体低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技术壁垒等非关税贸易壁垒层出不穷的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出口大国,又处于出口急速扩大的时期,虽然贸易磨擦不断,但正式立案的反倾销等案件却明显减少,原因何在?
    
    外经贸界的一位权威人士认为,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充分运用了世贸组织的规则,利用世贸组织解决机制,妥善处理国际贸易争端,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进出口公平贸易环境,改善了中国的外贸环境,扩大了出口。
    
    去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按照有关承诺中国不断削减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国外原来对中国的一些出口产品设置的限制措施也受到多边规则的约束,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本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国内产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许多国家更多地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特别是反倾销、保障措施等世贸组织允许采用的手段,抑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由于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自1978年至2001年,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498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到160多亿美元的出口。2001年,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创历年最高。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这一趋势并未改变。
    
    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后,中国与各种贸易保护措施进行斗争的多双边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既可以以世贸组织成员身份与其他成员进行双边协商,又可以在多边框架下进行多边磋商或根据世贸组织规则进行起诉。在过去一年里,有关政府部门加强对外交涉力度,改变国外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为给国内出口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应诉环境,外经贸部有关部门与国外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涉,要求外国政府修改其反倾销政策,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加大了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难度。
    
    对于一些双边贸易争端,则更多地进行双边协商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双边协商未果的案件,如美国201钢铁案,则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中国应有的经济利益。中国还利用参加世贸组织对一些国家进行贸易政策审议的机会,利用多边机制要求其修改不合理的贸易政策。
    
    为了减少国外对中国的出口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由外经贸部、中国驻外经商机构、外国律师事务所、中介组织和国外进口商为主渠道的应诉预警机制。
    
    虽然今年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有所减少,但是也要看到,由于中国外贸出口的不断扩大和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的不断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目标始终会针对中国。因此,在加强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同时,国内出口企业也要加强自律,千万不要在国外搞低价竞销、打价格大战,以免授人以柄,影响中国正常的外贸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