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合合:中国垄断行业大重组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中国又一个垄断行业开始引入竞争机制。从电力、电信的‘分’,到民航的‘合’,中国的垄断行业在这分分合合中走过了入世后的第一年。在100多天里,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大行业、1万多亿元资产、上百万人员的重新排列组合,在入世后的头年、平平静静地完成了。 2002年,中国电信产业再次实现了重组,原中国电信南北分拆,“五加一”基本格局形成。 2002年,民航重组尘埃落定,民航总局和六大航空集团彻底脱钩。 2002年,原国家电力公司撤消,组建国家电监会、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袁曙宏指出,重组前,中国3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拥有量,加起来还不如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家,小、散、乱问题比较突出,这就象是一群羊,如果进入国际市场,很容易被一一吃掉。而中国电信业虽然规模很大,可却象一只人工饲养的老虎,假强大,缺乏竞争厮杀能力,一旦进入国际竞争市场,恐怕很难生存。所以,进行行业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 合,是因为竞争。2002年,中国民航九大航空公司合并为(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三大航空集团。三大巨头的资产拥有量占中国航空资产总量的80%以上,航线拥有量占90%。企业规模明显增大,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得以增强。 与中国民航业不同的是,2002年,电信产业的龙头老大——中国电信却一分为二。而分,同样是因为竞争。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培芳表示,中国电信业原来的竞争,就象是大象和老鼠之间的竞争,它不处在一个量级水平上。这次拆分后,赢得了有效的竞争时间。” 竞争的战火仿佛在一夜之间燃遍了大江南北。中国电信在北方部分建设骨干网宽带网络;中国网通则在南方商业楼区不断扩展自己的网群;中国联通兴建CDMA二期工程;中国移动则紧锣密鼓地进行GSM和GPRS网络的扩容。技术市场的竞争针锋相对,资本市场的角逐也争先恐后,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海外上市后,2002年,中国电信也实现了海外上市。 竞争使百姓对电信服务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装机难、移机难、查询难、交费难等老大难问题正一一化解;各种各样的个性化服务轮番登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2002年,中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拥有量双双突破两亿大关,中国的电话客户拥有量在这一年位居世界第一,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老百姓对电信业的投诉率降到了一个历史新低。 2002年,电信服务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从97年的1.38%上升到2002年的2.8%;对制造业、建筑业、计算机业的相关产业的间接拉动从97年的3%上升到2002年的近6%。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3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和重组,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可以预见的是重组所带来的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服务花样的增多,必然使消费者最终受益。(央视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