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O3年中国宏观政策趋向分析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2002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陆百甫说,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大概会定在7%左右,要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宏观政策强调坚持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 陆百甫强调,2003年中国宏观政策总的来讲,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具体来说,要坚持“两个稳定”,首先是保持经济稳定,2003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大概会定在7%左右,要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主要是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下功夫,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稳定,重点是巩固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第二个是保持社会稳定,认真做好社会秩序的综合治理,稳定社会环境,整顿和规范经济和市场秩序。 陆百甫分析说,对2003年中国宏观政策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考,主要在八个方面: 首先,要继续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方针,力求保持内需的继续稳定增长; 第二,根据目前的状况,2003年仍要继续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2003年要考虑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并逐步走向正轨,民间财富要适当增加,要重视发挥货币政策、综合配套政策等; 第三,要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特别重视与居民消费结构相关的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与居民住、行有关的产业要增加,但对总供给过剩明显的产业要适当控制; 第四,投资、国债的使用方向要有适当的倾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集中力量搞重大项目,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二、向农村倾斜,多做对农民增收见效快的项目;三、继续向中、西部倾斜,特别是西部;四、特别强调要向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倾斜。 第五,扩大就业,安排好特殊困难群体的生产和生活将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3年考虑把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国家公共财政要建立新的机制; 第六,继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目前重点放在国有企业、金融机制和流通体制的改革上,发展这些领域的改革,发展才有后劲。 第七,进一步完善鼓励出口的政策和进口指导政策。现在出口形势很好,但出口退税的政策研究还要加强,同时引进外资与振兴国内产业要结合起来,今后混合型经济是主要的; 第八,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主要是打出服务性政府的旗号,树立政府的新形象,过去政府是管理者的形象要彻底转变,决策管理更加民主化,强化全民监督,真正做到政通人和。(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