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华:2003年中国经济仍将增长7%以上
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日前指出,从2003年经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的走势依然是乐观的。若国际国内没有特别意外的不利事件,估计2003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在7%以上的增长区间运行。 “入世一周年回顾与前瞻论坛”2002年12月13日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邱晓华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入世第一年: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演讲。 邱晓华分析了中国经济保持乐观走势的原因,并提出了因应思路。他说,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首先要注意坚持目前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表明,该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但这毕竟是一种阶段性的政策。所以,今后在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应当在使用的方向、使用的力度上适当做些微调。为此,应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加快发展非国有中小商业金融机构,以适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需要。 他并称,应注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对人们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既要充分满足,又要切实注意防止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偏向。另外,2002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没有完全表现出与中国宏观经济相同的走势,而是波动较大,相对低迷,投资者较为不满意,他分析原因主要是国际因素的影响。他认为,由于资本市场对国内资源配置、投资消费和宏观经济政策运用效应影响越来越大,对老百姓情绪影响也与日俱增,所以应当更加关注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信心仍是现阶段投资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邱晓华说,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还未再就业的人数还有400万左右,到劳动部门登记的城镇失业人数还有750多万。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经验,从人均1000美元到人均5000美元,往往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大调整、大变化时期,中国正在迈入这一发展阶段。因此,他强调,要注意经济的安全、社会的安定和民众生活的安稳,促进经济持续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