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中国入世第二年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压力

    
    加入世贸组织一年来,中国信守承诺,全面履行了协议。中国经济不仅没有受到入世的冲击,反而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这一成绩的取得并不能说明入世的冲击并不存在,或者说入世的冲击没有我们想象的严重。我认为上述成绩的取得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首先,政府各有关部门针对可能受冲击的领域,提早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中央早在2002年2月就组织全国各省市书记和省长研讨班,全面普及WTO的基本知识,研讨各方面的具体应对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才学会了如何遵照世贸组织的规则,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其次,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加大市场取向改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入世一年来,中央下大力气,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清理,废止和修改了大量的不符合世贸规则的法律法规,并按照中国入世的承诺,成批地颁布了众多的新的法律法规,在透明度方面,中国也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以往以“红头文件”逐级传达的内容,如今可以通过媒体和各类公告,公布于众,为社会各界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国家经济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信息提供了方便。
    
    第三,中国推进的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如在企业改革方面,我们推进的现代企业制度、兼并破产、组建大企业集团、加大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都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市场建设方面,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大了市场整顿的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知识产权,关闭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一些不规范的生产厂家,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等。在打破地方封锁,限制垄断行业过度垄断行为方面,中国也采取了一些初步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建成一个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大市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工作为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大大改善,降低了企业经营的社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当然,影响2002年形势变化的还有许多方面的原因。相比之下,上述三条是最重要的。对保证2002年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03年入世的挑战依然存在,具体分析主要有有以下几点:
    
    第一,2002年履行入世承诺的非关税措施大多在四月份执行,实际上等于延缓了进口的节奏。此外,农产品的进口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国际价格上升,减缓了进口的压力,2003年按规定中国将从年初开始执行入世承诺,压力会比2002年大。
    
    第二,2002年在世贸组织对中国执行入世协议的审议中,由于外方考虑到中国刚刚入世,许多政策调整确需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审议过程中均未采取苛刻的做法,而把审议的目标放到了2003年。这给中国2003年全面履行入世协议形成了更大压力。
    
    第三,按入世承诺2003年中国将进一步削减关税,提高进口配额的数量,服务贸易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开放,这些都将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应及早应对可能变化的市场环境。
    
    第四,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仍未改变,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仍面临复杂的局面,中国和东盟10+1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启动等有关内容,将对我开放市场形成新的压力。
    
    第五,重点行业面临入世挑战依然严峻,特别是汽车、石化和冶金行业的国际竞争压力仍十分巨大。国际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的进入战略只能说刚刚启动,而汽车、石化和冶金行业涉及就业面大,对其面临的竞争,需要认真研究对待。
    
    第六,中国出口仍面临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全球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技术壁垒措施正在不断上升,如2003年中国出口不能保持较高的增长,将对国内经济增长产生连锁反映。(原载/中国网,作者/国家经贸委外经司副司长  霍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