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世界经济在相对不确定中趋于稳定,在稳定中温和复苏。不少经济专家对于2003年世界经济的发展抱有较为乐观的态度。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有可能为中国经济提供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3.7%,比2002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世界经济自2001年陷入2.2%的增长低谷后出现转机,进入了一个增长相对平缓的时期。 全球经济的领头羊美国经济出现缓慢回升势头。自2001年连续经历三个季度的负增长后,从第四季度起,美国经济出现2.7%的正增长。2002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为5%、1.3%和4%,全年预计为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3年的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比2002年略有提高,约为2.6%。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2002年经济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全财政年度有望告别负增长。根据日本政府12月19日的预测,2003财政年度日本经济将增长0.6%;欧元区2003年的经济增长的速度预计也将加快。欧洲中央银行12月12日发表的报告预计,欧元区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0.6%至1%,2003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为1.1%至2.1%。 世界主要经济实体2003年的经济增速预计都将超过2002年,这为中国的外贸出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认为,2002年出口的高速增长与2001年出口形势不佳有关,20%的增长率很难继续保持,尽管如此,2003年的出口增长仍将达到11%左右。 专家认为,虽然世界经济出现缓慢复苏迹象,但再次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的条件还不具备。首先,世界经济缺乏像前几年“新经济”那样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难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的新动力;其次,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前景不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明显,贸易争端频发;再次,美、欧、日三个主要经济体都有结构调整的需要,经济复苏的步伐不会太快。 同时,还有若干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2003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且有可能波及到中国。中东局势不稳,美国对伊动武的决心已定,战争一旦爆发会引起全球石油价格波动,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全球股市的普遍低迷和拉美国家的金融动荡将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专家指出,应对世界经济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一方面需要我们重视出口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出口增长,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内需,坚定不移地执行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尽量减少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