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经济六大悬念
每到年关,对于来年的预测总是成为重要话题。各种传闻纷至沓来,真假难辨。尤其是与经济有关,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形势不甚明朗、中国正经历重大变革的时候,一切更是悬而未决。 专家们谈起2003年的经济形势,多是谨慎乐观。显现出的转机让人喜悦,问题也令人担忧,还有各种无法预测的未知因素,更是让2003年的中国经济前景增添了几分神秘。增长速度,政策取向,开放进程,外贸形式,就业压力,两岸三通,诸如此类,有的似乎有标准答案,有的却没有人能给出迷底,或许这样才能上演一出更为惊心动魄更为精彩迭出的大剧…… 悬念之一:经济能否继续高增长 2002年,在国内的悲观预期和海外的怀疑声中,中国经济仍然实现了高增长。2003年乃至今后20年,这种势头还能不能持续? 悬念之二:积极财政会不会淡出 从来没有一项政策像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一样,从推行之日起最大的悬念就是“什么时候会结束”。2003年,这个问题似乎尤其突出。 悬念之三:中国开放进程会提前吗 一方面有人质疑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行业争相提前开放。2003年,中国向外资开放市场的进程究竟会怎样? 悬念之四:美国能否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2年中国的外贸形势出乎意料的好。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与中日贸易的摩擦不断令人猜想:日本会不会让出占据9年的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子,由美国取而代之? 悬念之五:失业率会突破警戒线吗 官方公布的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到2002年9月攀升至3.9%,仍未突破4.5%的计划目标,而民间估计2002年中国的实际失业率已逼近7%。“失业洪水”究竟会不会冲垮警戒线? 悬念之六:税制改革怎么改 国家对地方优惠政策的清理已经开始,而地方优惠政策权限的缩小正是税收“中央集权”的一个前奏。第二轮税制改革真的要来了?(中国经济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