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应纳入国家发展计划
2004年7月21日
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主席冯国经7月19日提出建议,希望泛珠三角发展能提升至中央层面,由国家纳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蓝图内,借此为“泛珠”定出长远及固定的发展目标,确保“泛珠”概念得以落实。 “拓展泛珠三角商机——香港商界研讨会”19日在本港会展中心举行,政务司司长曾荫权,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刘兆佳等出席了研讨会。 逐步扩大本土销售范围 来自金融、专业服务、旅游、物流及制造业的商界代表亦在会上讲述如何利用CEPA机遇发掘泛珠三角商机。冯国经在会上提出一个将本销市场由本港扩大至泛珠、再逐步覆盖至全球的“同心圈”概念。 冯国经在谈及拓展泛珠三角的机遇时表示,本港要在“一国两制”的大前提下落实泛珠三角概念,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必须将计划提升至中央层面。他建议国家在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可以将泛珠三角的大题目纳入“十一·五”计划之内,若能纳入,便等于厘定了本港长远及固定的目标。 至于冯国经所指的“同心圈”,是指由香港的核心市场一直向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以至向全球扩大的本销市场。他表示,“同心圈”第一步是面向“三小时生活圈概念”的大珠三角,再进一步发展至泛珠三角、全国与及全个亚太区的概念,尤其是东盟自贸区,之后便再进一步面向全世界。 他说,香港有很多国际贸易经验,要建立更有效率及有潜力的本港市场,便要由“同心圈”一步一步的发展。过往本港的本销市场只是单指只有680万人口的本土市场,但未来要扩大至有4000万人口的大珠三角市场,再扩大至有4.5亿人口的泛珠三角市场,再辐射至全国、全亚太区以及全世界。 消除人流及物流障碍 他又称,落实泛珠三角的其它四个方面,包括要建立互惠互利的地区性合作以及避免基建发展重复。他认为,谁是龙头?谁是龙尾并不重要,因为每个核心地区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以及定位。此外,消除人流及物流的障碍以及将泛珠三角建设成自由贸易区,都有助泛珠三角概念的成功。 冯国经表示,泛珠三角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从一个商人的角度看,可与人口相同的欧盟媲美。虽然泛珠三角各省市的发展快慢各有不同,但正因为发展的多元化,他认为长远来说会为香港的服务业及制造业带来商机。 他说,70年代末期内地市场改革开放时带来的突破,是制造业突破越境生产。现时CEPA最大的突破是放宽了本港服务业进入内地限制。 他又称,CEPA为本港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会,可以在金融、贸易、物流、旅游及基建方面带来很大的发展。(来源/大公报,作者/梁世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