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区域合作会不会形成“马太效应”?

2004年7月21日

    
    区域合作会不会形成“马太效应”,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会不会形成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资源过度开发?带着这些疑问,大公报记者在“珠洽会”期间采访了首届珠洽会的承办方和云南省的相关专家,他们均表示,区域合作不是“劫富济贫”,更不会形成“马太效应”,是基于优势互补平台上的区域合作只会令区域内各成员互利共赢。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陈杰认爲,“泛珠三角”是一个经济区域的概念,不同于行政实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区域的概念,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协作区;是地方省区之间自觉自愿的“谈婚论嫁”,不同于现在由国家组织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他进一步解释称:区域内各省区,无论是处于沿海还是内陆,无论是处于中心位置还是非中心位置,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大省还是小省,参与区域合作都有充分的自主权,都是秉持共同签订的框架协议所确定的“自愿参与、市场主导、开放公平、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所以,不存在谁是“盟主”、谁是“老大”,以及谁服从谁等问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从一开始就体现了高度的开放性,这是它的一个特点,也是它的一个优点。
    
    在首届泛珠三角洽谈会上,“9+2”省区相继签署或探讨了劳务合作、教育合作、外经贸合作、农业合作、质监、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内容,业界专家称:“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并不是建立在单纯赢利的目标之上,在这个区域内的地区、企业的合作是在全国一盘棋的战略计划指导之下进行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经济与政治的协调上,包括打破地区行政封锁,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自由配置资源,形成统一的区域大市场,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云南省经合办副主任毛义强认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形成不但不会産生“马太效应”,反而可以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行分工,优化市场资源、生産资源的配置。他表示,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只能是一个空壳。因此,云南不仅要依托区位优势起到传递的作用,更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吸引区域内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动。
    
    毛义强也承认,欠发达地区丰富的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向相对发达地区和企业流动是不可否认的。但与此同时,在相对发达地区,産业结构的升级造成了成本的上升,使得産业的转移也不可避免。除了资源,欠发达地区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利用産业结构的地区差异性来承接这些産业的梯度转移。同时,相对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转移一些産业来集中精力进行産业链的升级。通过这种流动真正达到互惠互利、双赢的局面。(来源/大公报,作者/李辉)
    

相关文章
  · 泛珠应纳入国家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