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华商投资中国应注意哪些问题?

2004年4月20日

    
    在桂林龙怀举行的首届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龙怀论坛)4月18日进入第二天,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俞晓松当日上午进行论坛主题发言,他向欲投资中国的华商提出四点建议。
    
    这位还担任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的专家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25年来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鼓励吸引外资。在中国吸引外资的进程中,最先进入的是华人资本,主要是港澳台地区的资本,总量亦居外资之首,超过美国、欧盟、日本等资本输出区的任何一个。
    
    他指出,中国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还要走很长的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还要继续吸引外资包括华商投资,华商投资中国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充分重视、认真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俞晓松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各地方所制订的法律法规均不得与中央所订相悖。他提醒说,一些地方行政长官为吸引外资,常会作出某些承诺,这些承诺如与法律法规违背,应不可信。他指出,来中国投资,不论合资、独资、合作,都有相应的法规,可向当地外商投资咨询服务机构了解。
    
    重视投资产业政策导向。他说,中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门类,各种工业制成品几乎均为买方市场,因而投资者要充分考虑不要投资于已是产品过剩且无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他同时指出,中国有13亿的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他说,中国政府制订了外商投资产业导向目录,是投资者的重要依据。目录中分为鼓励、限制、禁止几类,未列入的均为允许。制造业几乎全是开放的,金融服务业则是有步骤地开放,高耗能、有污染的行业不在欢迎之列。
    
    投资地域的选择。俞晓松说,到中国各地投资都会受到欢迎,但中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有很大的地理、经济、人文差别,投资者要根据行业特点,对不同地区比较后决定其投资。他介绍说,东部沿海地区距离港口近,有较多外资企业的基础,但人力成本、土地成本、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而东北地区是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祥地,有大量可利用的工业设施(包括已建成的工厂)和大批熟练工人可以选用。
    
    纠纷的处置。他说,华商到祖籍国中国来,亲情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作为一个项目的投资,是一个长期的事业,是要获利才能维持下去的。投资者的权力、利益,即使有亲属的合作,也应当在文字协议中订明。同时,也不要忽视知识产权的条文。他认为,合约中还应有合作中出现分歧、纠纷如何解决的条款。他指出出现纠纷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选择诉诸法律,由法院裁判,另一种是仲裁,当事人自主选择仲裁机构。(来源/中新社,作者/刘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