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云涛:参与其中
2004年1月14日
我于2001年12月7日回国,在西安市科委和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支持下,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创办了西安丰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光学电子技术的咨询服务。公司自创办之日起,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汇聚了国内外许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司的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以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最完善的服务为宗旨。 公司目前主要有三个产品,全自动智能在线高速灯检机系列产品、全自动空瓶质检机和自动输液报警器,都是市场空白产品。 体会和经验教训 回国一年多来,走了不少弯路,栽了无数跟头,经验不多,教训不少。这里总结如下,希望能给各位参考。 1、看准国家发展方向,引领社会潮流 在国外呆久了,大家都有一种想家、不满足、想回国的冲动,但是真正决定回来还是要下一番决心,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把小孩和另一半留在国外,自己一个人回来?还是举家迁回?是留条后路,还是破釜沉舟?搞一个什么项目?资金从哪里来?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但是,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发展很快,各个行业欣欣向荣,很多前几年没有的东西,或者不能制造的东西,今天已经有了,已经可以制造了。网络联上了,信息开放了。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机会,但是这些机会是历史性的,稍纵即逝。 不久之前,我们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出国留学,在异国他乡拿到了学位,扎下了根。但是扪心自问,我们达到了出国时的目标了吗? 跟着潮流走,恐怕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是引导潮流的人。我们自认有眼光,比别人看得更远,看得更准。94、95年左右回国的人,领导了潮流,那时国内很多领域待兴,机会特别多,但是条件艰苦,办企业很难,可是那时回来的人很多都成功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很多容易做的领域已经成熟了,市场已经被别人占了。现在我们回来,不算太晚,还有很多机会,虽然现在的机会起点高了很多,但是仍然在高潮来临之前,还赶得上,再过几年,恐怕就成了跟随潮流的人,那时机会就不多了。现在中国加入了WTO,各个行业都在进行技术提升和改造,标准在升级,需要很多高科技方面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再过几年,该占的市场占了,需要的技术有了,能搞的项目搞了,还能有多少机会呢? 从台湾的发展可以得到一些借鉴。不久之前,台湾在美国的留学生很多。大多数毕业后都以各种方式留在了美国,一部分回到了台湾,在新竹科学园办起了企业。今天,当初回台湾的人大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台湾的电子产业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了世界半导体的生产基地。而留在美国的人大都成了教授、工程师,生活的也很惬意,可是他们中很多人都后悔不已,不很满足。 各位朋友,时不我待,尽快作出决定,引领社会潮流,回国创出一番事业。在哪儿干不是干?与其给别国别人做高级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给自己的国家做点贡献,改变自己家乡的落后面貌,心里舒服多了。 回来后也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有很多看不惯的东西。在国外的几年里,不知不觉之间,很多思维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国内的生态环境没有国外好,基础设施和生活的舒适的程度也差很远。但是,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努力改变的。正是由于很多方面落后,才提供了如此多的机会。等各个方面都建设好了,还有什么机会呢? 看看中国近二十年来发展的过程,从短缺经济到相对过剩经济,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曾几何时,不管生产任何东西,都可以卖得出去。现在,各种促销手法用尽了,产品还是很难卖的出去。现在看来,那是历史提供的机会,抓住的人抓住了,没有利用那次机会的人再也没有那样的机会了。 1993年的时候,我在美国政府里工作时,天天和互联网打交道。是Mosaic最早的用户之一,给Yahoo提供过地址,给SINA写过文章,但是没有看到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变革,没有看到互联网给生活方式和公司的经营方式带来的变化,当然也就没有看到由此带来的巨大商机。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参与其中。失去了这次千年不遇的机会。 决定回国创业,就是想抓住中国经济腾飞所提供的巨大机会。在我看来,这是历史提供另一次契机,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这样的机会能有几次?如果不参与其中,作为炎黄子孙,我会不后悔吗? 今年春天,我到黄陵祭祖。看到那棵传说中黄帝亲手植培的5000年前柏树,心潮澎湃。我听到硕大的树干地下传来一个声音在问:“中国的强盛时代到了,你参与了吗?” 当然,一年多来,开办公司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也曾经无数次的问:“回来,值吗?”辞去了美国的高薪工作,卖掉了汽车洋房,牺牲了太太的职业,改变了孩子的生活,丧失了社会保险和退休金,能得到什么呢?在苦闷的时候,我常常想起费翔的那首老歌《故乡的云》: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我已厌倦飘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2、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实干才会成功 现在国家为了发展科技经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试问,在美国,是否可以仅凭一个商业计划书或一项科研成果,就可以成立一个公司,占到股份的30%甚至更多?除了目前的中国,哪里都没有! 国家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宣传等等,各级政府和各个地方对这项工作都很重视,经常有各种活动和会议,把留学生捧上了天。这些优惠条件对于我们做企业来讲,要善加利用,但是要想真正的做成功,还是要靠实在的产品和努力。切不可沉迷于各种光环、荣誉之中,忘了回国的初衷。 那个拿着一本商业计划书就可以圈到钱的时代已经过过去了,现在需要实实在在的东西,急功近利,虚言诓语,只会导致失败。 3、市场需求引导研发,销售决定生产 在这个方面,作为一个一直搞技术的人员,我犯了不少错误,走了不少弯路。希望各位同仁能够技高一筹,加以避免。 由于我一直从事光学电子仪器的研发工作,开始在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决定了产品的研发方向。我们决定开发一直在美国设计制造的双通道和高分辨率光谱仪。这两种产品在美国和中国都有很大的市场,产品的售价很高,利润丰厚。但是很快就发现,在中国生产和制造这种产品和在美国截然不同。很多在美国很容易得到的配件在国内找不到。如果从美国进口,则成本降不下来,失去了价格优势;如果自己生产,很多小的部件都需要设计研发,这样有弄成了小而全的公司,效率低下。后来决定分几步走,每一步都能生产一种产品,最后完成整个产品。这种想法听起来很好,但是,彻底忘了市场。 每一种产品的销售都需要开辟市场,开辟市场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成本建立了销售渠道,如果这个渠道不能重复利用,那么就会造成一种浪费。这就像修一条道路一样,如果这条道路只走一次,成本就很高了。如果可以让很多车都走这条道,成本就降低了很多。我们的第一个产品研发成功了,但是销售没有成功。今天,我已经决定不再投入任何力量进行该产品的销售。 后来,我们终于意识到,不能制造我们能够研发的产品,而是要制造市场需要的产品。市场上能够卖出去的东西,才是好产品。研发出来的东西,只能作为展品。 今天,我们生产的几种产品,是后来转向开发的。 4、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强强相减是零 开办一个公司,完成创业冲动是个很难的事情。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合作,形成一个团队,各人负责一部分事务,有事互相帮助讨论。但是人和人的合作是个很难的事情,稍有不慎,不但不能减轻压力,反而增加了难度。一个人开始的时候很难,但是一旦管理走上了正轨,反而事情容易处理,可以迅速作出决定。特别是如果合作伙伴人品不正,则必败无疑。这种事情不知发生了多少次了。 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最初决定回国时,考虑到一个人势单力薄,很希望能有合作伙伴一起创业。后来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为了合作愉快,保证创业成功,分出来40%的股份无偿给了对方,以平衡双方的股份比例使之接近。两家变卖了美国的房产和汽车,一起回到了国内。一开始的合作还是愉快的,两人遇事商量,公司有声有色。一度成为很多创业者羡慕的梦之队。但是没有多久,就变了味。开始是在一些小事情上,例如,合作伙伴热衷于出头露面,接受新闻电视的采访,而我认为在事情没有成功之前,还是踏踏实实做事,最好不要吹嘘宣传。大的事情上,合作者并没有按合同按期如数投入资金,而是后来发展到要骗资,即虚假投入资金后再抽逃资金。最后双方只能散伙。但是一年的时间已经耽误过去了,公司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计划内的资金没有到位,产品没有按期带来销售收益,员工的工资都没有了着落,公司面临破产的危险。后来不得不自己投入现金支撑,15人的公司一度缩减到了7人。后来又得到了创新基金的支持,产品的销售有了很大起色,公司才活了过来。 所以,如果合作伙伴选择不当,不但不会有所助益,而是成不足而败有余。各位朋友切记切记。 有一种情况利于合作的成功,那就是合作伙伴是五个人以上,这时会形成民主决策的体制,利益平衡的结果是公司走的平稳而少犯错误。 5、谨防投机圈钱冲动,君子取财有道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的道德体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杀熟”近乎时尚。靠欺骗获取银行贷款或他人资金,花了别人的钱不心疼,投机取巧,不一而足。这种事情是我们坚决不能做的。 我们从国外回来,放弃了很多利益,作出了不少牺牲,回来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志不在小。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作出欺骗的事情,是绝对不可取的。 尽可能节约资金,艰苦创业,经历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经受挫折的锻炼,面对不同的困境,才能从一个科技人员转变成一个管理人员,才能把公司做强做大。 盲目的吸取资金,可能适得其反。别人的钱哪有那么好花的?会受到种种制约。再说,如果产品不过硬,浪费别人钱财,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只有实实在在靠自己的产品养活自己,让市场承认自己,才可能最后成功。 6、诚信经营利益共享,团队决定输赢 中国目前处于重建诚信的时期。拖欠货款、借贷不还已经是市场上屡见不鲜的事。有时一些大公司和政府机关也不能按期付款。存款要钱成了很多公司的头疼事。特别严重的行业有建筑业和零售业。开发商要是不欠承包商的款才是新鲜事儿,大卖场要是不从供货商身上揩油真正是傻瓜。 我公司从上海订购了一个光学平台,按常规付了30%的预付款,运到了西安,可就是不送货,一定要等到余款付清后,才可以从货场提货。试想我方如果认死理,没有验货之前不能付全款,而对方认定没有付全款之前不能提货,这个生意怎么做?一个1吨多重的光学平台是不可能在货场内拆箱验货的。最后,我方承担了风险,付清了全款。 自此,我们制定了一个原则,与其在付款上争来推去,花费精力和电话费,不如集中力量把事情做好,把产品做好。我们的目标是绝不拖欠对方货款,也不让对方欠我货款。 在大多厂家都拖欠货款时,我们只要做的稍好一点,就可以突出我们企业的形象,多数厂家会争先恐后的和我公司做生意,这就是成功的开始。我公司从广州一家公司定购开关,每次直接付全款,从不拖欠,现在,需要时,只需一个电话,对方就会马上发货,不需要等款到以后再发货,节省了很多时间。因为对方知道,发了货就是收到了款。 公司开办不久就会发现,和合作伙伴以及员工共享利益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很多事情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组成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里的人都尽心尽力,完成自己负责的那部分职责,才可能使公司运行良好。山东有句古话,“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就是说,把钱财聚在自己手里,则人会离去,把钱财分给大家,则人气集聚。只有和别人共享利益,才能获得支持和成功。千万不要想着肥水不留外人田,自己独吞,那样往往是自己独吞一个苦果。 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研发很快,不能迅速组织生产 真正做起来才会知道,我们可以很快地研发出一个产品,但是做出一个样机到产品能够组织批量生产,中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大的方面如外形外壳设计,小到一个螺丝钉,都需要考虑到,组织生产需要大量的零件,当地的配套能力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量小的时候,小厂做不了,大厂不愿做,这都是始料未及的。如何保证每一个产品的质量,如何发挥最大的效率,都是不小的问题。看似简单的问题真正解决起来就变得很复杂了。 2、规模不大,不能迅速占领市场 开始的时候虽然产品很好,但是规模不大,没有知名度,很难迅速占领市场。有时候,即使有很大的订单,也不一定能够吃的下;有时是因为资金的问题,如果一下子把规模扩大,有没有资金,需要多少资金,周转效率如何,扩大后的产能是否浪费,收益是否合算,都需要平衡;有时是管理的问题,企业一下子规模扩的很大,能否有效地进行管理,一个10多个人的小公司和一个100人的小公司已经完全不同了。这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小的时候认为长大了能干很多事情,年轻时认为在过几年能干很大的事情,过了几年发现干不了多少事情。 资金的问题最难解决。银行的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贷款需要抵押担保,而我们这些小企业除了信用之外没有什么可抵押的。风险投资那是梦里看花,美得很却不是现实。所谓的风险投资已经吃了前几年互联网的苦头,有风险的项目一概不投。产品研发成功了,市场销售很好时,风险投资才想投入,这时你还需要吗?( 作者为丰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个人简历:葛云涛,男,生于1964年,应用光学专业。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硕士;后赴美留学,完成迈阿密大学博士、美国NASA博士后研究。现任西安丰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公司简介:西安丰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中美合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以研发新产品为主,目前完全自主开发并形成产品的有输液报警器、工业用视频图像采集卡及全自动灯检机。 电话:0298325187;传真:029-8325286;E-mail:yuntaoge@yaho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