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杨彦政:我们的理想是“卓越组织机构”

2004年1月14日


    我于1998年移居加拿大,在Concordia大学进行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学习与研究。期间每年回国一次,先后在西安创办有三家公司:时光科技、时光智能宽带和时光软件,统称时光企业。总结几年来办企业的体会,我今天想就留学生企业的建设方向与优势发挥在此同大家谈谈感想。
    
    留学生回国创业,相比较于本土起家的企业人士来讲,最主要的劣势是关系资源不够丰富,对企业生存环境把握不足。创业初期的艰难可想而知。如何避重就轻,转劣势为优势?根据几年来的创业体验及企业发展历程总结了以下相互对比的四条:
    
    第一,理念驱动与利润驱动
    
    利润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评价企业价值时,企业的获利能力成为关键因素之一,从而产生了利润驱动型公司。我认为利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毋庸质疑。但企业不能只以利润为驱动力,就如同生命对于人来讲很重要,但生存的目的并不在于生命。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很难调动起员工永恒的热情以及社会广泛的支持,这样的企业总会遇到成长极限。
    
    与利润驱动型公司相比,理念驱动型公司的运作动力与决策取舍均来源于公司理念。公司理念的核心就是公司理想,而这个理想并不是利润。通过不断向员工灌输、统一公司理念,达到员工对公司的理念的高度认同,使每一位员工都有一个统一的价值取向,这样不仅对外可以树立企业形象,对内可以激励员工士气。而且企业能保持明确的方向和持久的活力,才能无限制的成长。事实也证明了大量的财富其实掌握在不以财富为终极和唯一目标的企业和个人手中,利润和财富也只是社会对企业存在价值的衡量和回报。
    
    留学生通常是因为理想与具体的事件结合起来后,心怀成功的激动与梦想回来创业的,这与本土企业常常是因为看到某一个赚钱机会而起步不同。因此留学生企业中理念驱动型公司居多,我建议大家保持下去,不要为短期利润所诱导,误入歧途。
    
    时光就是把企业使命和理念放在高于利润和财富的位置,我们的理想是“卓越组织机构”。这个理想很大,要求也很高。因此围绕这个理想,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理念,如“追求完美”的行为理念;“挑选合适的人和为合适的人提供做事平台”的人力资源理念等等。通过理念过滤出时光的每一项具体决策,理念成为所有决策的基石。
    
    理念驱动与利润驱动在决策时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导致企业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时光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时光建设平台CWS,现在已经走到了行业领先的地位。其实,在研发的初期,部分组件即可拿来销售获利,研发期间也曾陆续出现过大量的销售机会。获利的诱惑曾一度引起公司一部分管理层的意志游移。但我们企业是理念决策的公司,开会时,大家都以公司的理念为标准,逐一核对所有待选决策。最后,我们选择了放弃短期销售机会的决策,潜心运筹超越自我、超越全世界竞争对手的产品。
    
    这个案例仅说明了理念决策型公司的一个方面。我建议大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不要因为倏忽而至的机会忘了企业目标。理念决策的公司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公司,这样的企业不甘平庸!
    
    第二,机构营销与关系营销
    
    本土企业往往拥有大量的关系资源,关键时刻调动一、两个老总的关系,即可水到渠成。业务人员往往承担着替老总跑腿的角色。而留学生回国创业初期,在营销方面就不及本土企业有利,在无所依靠的情况下,留学生不得不潜心培育企业总体的营销能力。短期看其他企业是获取了相当大的利润,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我认为,机构总体的营销能力才真正具有市场掌控性。
    
    当然机构营销不排斥关系营销,销售离不开销售渠道、人际关系资源、客户忠诚度等前提。但只是以关系式营销为主要的营销手段,就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小市场范围还可以应对自如,但面对较大市场时,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机构营销的内涵主题,就是不依靠老总签大单,而是将老总的精力转移到机构营销能力的建设上。深层次、多角度地培育团队整体市场竞争力,是机构营销的根本。
    
    为推行机构营销,时光企业副总级的人员不允许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具体销售。如果某项业务出了问题,业务人员无法签单,老总们的职责通常是如何调整业务,而不是披挂上阵。
    
    时光企业的原则是要么不做那项业务,做,就做出团队的核心业务竞争能力来。时光因此而拥有良好的业务及掌握良好业务的优秀团队。这是将留学生企业的弱势转化为优势的另一方面。
    
    第三,机构主义和英雄主义
    
    英雄主义的企业不少,在英雄主义企业中,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个人魅力。英雄走了,魅力不复存在,企业灵魂没有了,企业状况开始迅速下滑。而一个生命力长青的企业,灵魂的载体是企业与机构本身。人员的流动,不会影响企业自身活力。每一个进入企业的人员,都会被企业原则与气氛所感染,成为具有此企业特征的人,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合格的一分子,迸发出自身潜力,增进企业活力。
    
    本土企业中,受文化因素影响,每个企业成功时,人们都会将企业的成功归于企业领导人的巨大个人领导能力与领导的前瞻能力。而一些本土企业的领导人也热忠于成为企业界的神话式人物。我认为英雄主义的企业不具备团体作战能力,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其实中国的百年传统老店,如东来顺、同仁堂,国外的企业如通用汽车、3M、宝洁,又有几个人知道它的领导人是谁呢?但我们还是经常无法摆脱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归国留学人员中,相当比例人员受国外百年大公司影响,成为机构主义者,热忠于研究先进的管理文化,建设卓越的组织机构。
    
    如何建设“卓越的组织”?我认为:永远将组织自身的卓越放在高于策划、创意、市场、销售、产品、服务等一切具化和短期行为的位置上。因为后者都能随着组织不断卓越迎刃而解,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都不会是永恒的,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不变是的只是这些具化行为是否符合理念如目的、价值观、组织形态、产品品质、服务对象等的要求。这一要求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走向卓越的过程。
    
    而在组织构架方面,我认为卓越的组织构架必须是一个能自行运转的优良平台,确保组织成员即便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也能积极行动;依赖每一个成员但尽量不依赖任何一个成员;上下游部门间的目标应该尽可能一致等等。
    
    第四,全球定位与区域定位
    
    本土企业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看一步再走一步。起点通常在本地区,随后是周边地区,再到省到国,等产品出国时,才发现自己的产品不具备全球市场的竞争力。留学生的视角则不同,大致是先发现世界尖端技术,然后关注全球市场情况,最后了解到回国创业的优势后,才跑回来卧薪尝胆。回国后,还随时出去随时了解国外最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密切跟踪优秀竞争对手的发展,使自己的产品与企业发展与国外市场同步。
    
    在发达国家,许多即使很小的企业都以全球为市场;而在中国,即使再大规模的企业大多也只以国内为市场。使部分本土企业的产品跟不上世界科技潮流,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市场将会出现新的市场格局,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国际化,本土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必须与世界领先科技接轨,开阔自己的视野,如果只把企业的视野放在本地区、本国,那么这样的企业将会越来越不具备竞争力。
    
    勇于在产品研发期即将产品定位到世界水准的高度,必然要了解发达国家的产品技术状况、市场前景及研发走向。留学人员在这方面最有条件站到巨人的肩膀上。高起点高定位可以使产品生命周期延长,少走很多弯路。留学生企业既然有这方面的优势,就应当保持下去。
    
    时光的软件产品起点就定得高,而且很早就在北美进行了相应机构和商标的注册。时光随时准备将有竞争力的业务拓展到海外。今年我们计划请几个国外的软件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市场专家到中国,进行我们软件产品的国际化定制。时光将在全国性营销构架完成之后,启动北美、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市场。
    
    在时光几年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我深感中国发展之快,也经常告诉还在美、加的华侨朋友们不要错过国内发展的大好机会。国家的留学生创业政策对留学生极为优惠、有利,留学生回国一定会大有作为。我相信,海归们终将为中国打造出一批国际性企业!(作者为时光企业总经理)
    
    个人简历:杨彦政,男,生于1969年,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于加拿大Concordia University。回国后在教育及IT行业从事高层管理职位;后创办时光企业。2001年获得国家西安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及中国国际企业孵化器颁发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核心人员奖;2002年获得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称号。
    
    公司简介:时光企业创建于1998年,主营业务包括宽带、电话与增值电信业务投资运营,智能化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
    
    电话:13609290669;传真:029-7669602;E-mail:yang@cic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