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浪:因为中国需要我们
2004年1月14日
我在江西南昌这块老区的红土地上土生土长。做放牛娃的童年时代养成了我热爱土地、热爱生活、扎实苦干、追求理想的个性。幸逢祖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得到党和政府的培养,才得以为祖国做点事情,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一、矢志于祖国教育 我于1977年考上广州外语学院德语专业,如饥似渴地学了4年,对外国语言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大学毕业的同时,又考上外国文学的研究生,后来取得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硕士学位。我的教授们当即热情地为我提供了外国文学研究所的一个为本行人所羡慕的职位,而我却令人不解地谢绝了。研究生三年,我苦苦思索了许多,得出了一个认识:为避免“文革”的灾难,要使中华民族真正的崛起,中国教育之改革,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个巨大的工程是长期的,又是迫在眉睫的!面对中国的现实,在文学研究的书桌上我实在是坐不住了。人生在世总有他自己的使命,我认定自己的使命就在中国教育。于是我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特别喜爱的、并且已获得了两个学位的文学专业,决定投身进入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教育。 研究生毕业一年之后,1986年我获得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培养第三世界青年科学家的奖学金,赴德留学。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育学,并破例地获得了直接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的资格。我在德国留学整整十年(1986-1996),建立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家,我也熟悉了德国社会的几乎一切,交结了各行各业无数的朋友,尤其是当我拿到了博士学位,许多公司和机构都竞相聘请,优厚的待遇和极好的职业发展机会都摆在了我面前。这本来极为诱人的一切,却成了给我带来苦恼的障碍:因为我学成了,我要回国,我的事业在中国,在中国的教育。我别无选择。我忍着眼泪,说服了父母兄弟,谢绝德国朋友的挽留,清理了营造了十年的家,携同同在德国留学的妻子,抱着刚出生4个月的孩子,于1996年6月回到了中国,自己的家乡南昌,迈上了报效祖国,投身中国教育事业的漫漫长路。 二、投身于艰苦创业 抱着满腔热情和美好的理想,我们开始在南昌创办“私立南昌创世纪综合学校”,租教室,买设备,请教师……。招生一开始,就被意想不到的社会反应浇了个透心凉:我离开南昌十几年了,人们不相信我从西方回来是来办学的,干脆就把我们看作“骗子”!直至我们招生结束时,总共才招到了八个学生!委屈感、孤独感、失败感、迷惘感,笼罩了我的整个心灵。一天晚上,家人及亲朋好友把我围在中间,软劝硬逼:“已到黄河,该回头了!”这时我唯一的精神依靠就是当时任南昌市主管教育的市长刘运来对我说的一句话:“中国需要现代的陶行知,家乡需要你们回国办教育!”还有市政府对我回国办学所作的多方支持,更坚定了我的信念:就是这八个孩子,我也要把这个学校办起来。在几乎没有希望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了下来,咬住了江西教育这块红土地不放。 当时我们只是在一个工厂的幼儿园里租借了几间教室,条件极其简陋、艰难,我们拥有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一辆小三轮车。教室墙壁年久发黑,我和我妻子一起弄来石灰水,一面墙一面墙地刷,结果墙刷白了,我们从头到脚也都“刷白”了。临到开学的前一天,又来了不少学生,我们俩带着几个员工,连夜去买了一些学生用床,并且连夜在院子里油漆,几乎一直漆到天明…… 老天不负有情人,建校典礼的这一天,我们新生的创世纪学校已拥有70多名小学生。会上,我的眼泪禁不住悄然而下…… 学校办了几个月,效果很好,我忐忑不安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但就在这个时刻,南昌出现一家首期投资近2000万的民办学校,而我们学校投资才几十万!硬件条件有天壤之别!部分家长已开始谈论转学的事情。我三天没有下楼,三天后下楼来,老师们都说我瘦变了形。我知道回国创业会困难重重,但没有真正的体验,就很难想象这接踵而来的打击是如此难以承受!瘦归瘦,我的信念没有变:三十年代陶行知的条件比我更差,创世纪一定能办下去!我和老师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创世纪学校以其简陋的校舍,但先进的教育模式,优秀的教学成绩,赢得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和赞扬。学校越办越好,学生越来越多。 学校办到第三年,租借的校园已不够学校的发展。于是我决定筹资建设自己的校园。我们小家的钱全部倾囊而出,我家父母兄姐的钱也都全部拿出来了,亲戚朋友的门也都踏遍了。钱虽然不充足,但可以上了!只是一分钱掰成几瓣花。为了节省每一分钱,我们能自己做的事,就不请别人。建校施工的那一年,我干脆和工人们一起干、一起吃、一起住。有一天,市教委的两位主任突然来工地找我,而我正好打着赤膊,穿着短裤和员工们一起干活,吓得我跑进工棚关上门,不好意思出来见领导…… 第四年我们终于搬进了自己的新校园,硬件条件大大改善,师生规模大大增加,办学水平也大大提高,社会声誉日益上升。现在,我在学校投入的资金近六千万元,校园美丽,环境优雅,设备先进。学生共有1300人,教职员工300余人,而且今年的招生格外“火爆”。同时,2002年我校首批被江西省教育厅评选为“省级重点建设中学”。我们终于从艰难的创业中闯过来了! 三、贡献于教育创新 经过多年对中国文化历史的深入研究,对世界文明和科技的发展趋势的比较,我从深感中华民族近代落后势微的痛苦情感中,从复杂的理论探讨中,提炼出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判断:中国教育缺少什么?缺少创造性教育!只有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才真正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个民族在世界上的作用、地位和命运! 从这个思想出发,我在七年办学过程中努力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和西方教育的精华结合起来,首创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创造教育模式”。这个教育模式代表着中国现代教育中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超前性的教育流派,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系统的、操作性很强的教育模式。它以“创造教育”为灵魂,以“独立、合作、创新”为校训,把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全部课程,各种特色课程和新型校园文化融为一体,把素质教育划分成智能、知能、技能、心理、精神、道德、身体等七大领域,然后分别落实在个人生活、社团活动、基础课程、新型课程和心理精神等五个教育子系统中,并制定了对每个教育子系统都具有指导性和普遍意义的五大教育原则:即个性化教育原则、情商教育原则、创造教育原则、自主教育原则和方法教育原则。 为了系统地探索这套教育模式,我们学校自己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对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大胆的、前卫性的研究、实验和改革。我们的研究和成绩,主要可归纳三个方面:(1)新型校园文化的建设;(2)新型课程的创设;(3)基础课程的改革。 1、校园文化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我们提出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训:独立、合作、创新。创世纪校园文化就是围绕着这三大目标来创设的。现仅举一例来说明我校的新型校园文化:“学生自主管理”。它包括学生管理委员会、学生监督委员会和班级法庭,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形式,训练学生在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活动、交际、合作、组织、领导与接受领导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均由学生策划、组织和主持,甚至庄重热烈的毕业典礼,都是由学生自己主持的。通过这种校园文化的熏陶教育,我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独立性和积极性都有明显的提高。这对培养一个现代的、独立的、成熟的、建设性的公民,无疑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新型课程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系有其长处,也存在许多弊端。为了完善优化这套系统,我们有针对性的设计并开设了一系列的新型课程,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教导效果。这些课程的开设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创和超前的,在教育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仅举三例: 情商课:科学证明:人的成功,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创世纪学校率先在中学各年级开设情商课,用心理学的方法调整学生的心态,用成功学原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策划自己和实现自己。一堂情商课,往往给学生带来受益终身的启迪。 语创课:中国的语文教学,是中国教育领域的重灾区。针对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设计并开设了语创课,它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的题材和形式,疏通学生被堵塞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渠道,培养学生具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门课填补了中国语文教学的一大缺憾。 创造活动日:这个活动的设计较为独特,全天停课处理一个具有创造性内容的课题,全班集体自主独立进行,教师只作宏观控制,重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此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极为有益,对培养创造性的一代新人必不可少。 3、素质教育的突破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和中华民族的前途所在。但中国的素质教育的推行受到了一对矛盾的严重制约,即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矛盾。不解决这对矛盾,素质教育在现实中难以推行。我深知这个问题是事关中国教育发展的焦点。于是从创办创世纪初期,我就把这个问题定为我校的重点攻关目标,并组织了一批人马进行实验研究。经过多年潜心探索,我们终于成功地研究出了一套化解这对矛盾的可行方法:自主学习教学法。 这套教学法,改变了中国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和师生功能。通过“空间”的变化,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中心;通过“时间”的变化,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要环节;通过教师基本功的转变,把教师的传统功能即讲解、传授知识改变为“激励”和“引导”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激励、引导下,作为知识的发现者,自我潜能的发掘者,自主地去研读学习内容,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既能深入的掌握知识,又能获得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学校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用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的来的学生既能教得高分,又能获得高能。这种教学法,成功地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为一。我还在继续研究这个课题。我相信,这个教育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解决,必定能为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带来长久的贡献。我校此课题的研究和已取得的成果,已得到我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同时还得到了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的特别关注。 四、服务于家乡的经济建设 为了配合我省、市的经济建设宏图大计,开拓招商引资渠道,我积极运用个人以及我校与德国的友谊、协作关系,努力向德国的政府部门、经济界、企业家宣传、介绍江西南昌,传发了大量资料,进行了大量的联络。2001年11月,成功地介绍并引进了德国一中型企业Clinico医疗器材公司来昌创办企业,初期投资600万美元。我经过近一年的积极推动,2002年9月,德国黑森州企业家代表团成功地来我市进行考察,省、市领导亲自接待,效果很好,为德国企业投资南昌做好了良好的前期准备。2002年10月,我又邀请德国法兰克福中德友好协会代表团专程访问江西南昌,他们对南昌的发展感到吃惊,表示回德国要大力宣传南昌招商引资的环境和政策。这大概是德国第一个专程访问江西南昌的代表团。今后,我仍将一如既往地为南昌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和经济发展尽一切努力。此外,我还借助我的学校积极参与帮助弱势群体的工作,扶贫助学(我现正在省民进的指导下,设计去泰和穷困农村资助办学),为下岗工人提供再就业机会,力求以自己的可能性为社会的稳定多作一份贡献。 五、感激于祖国的培养 我回国创业七年来,得到了省、市政府的特别关怀和扶持,取得了一些成绩。创世纪学校2002高考本科率达100%,重点率达55%;中考107名学生参加考试的总分平均分高出南昌市总分平均分64.19分。学校办学7年来,已有400余人次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项比赛中获奖,曾获得南昌市初中数学竞赛市级一、二、三等奖;南昌市物理竞赛一、二、三等奖;全国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省级二等奖;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市预选赛市级一等奖、二等奖;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江西赛区省级二等奖;南昌市中学生英语听力竞赛一、二等奖;南昌市计算机信息技术大赛市级一等奖,南昌市第二届、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月——“中、小学电脑报杯”信息技术知识大赛一、二、三等奖。学校连年被市教育局评为“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先进的“综合性创造教育模式”及科学的“ISO9001管理模式”,受到了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高度评价,成为全国各地兄弟学校的示范榜样。创世纪学校以严格、严谨的办学风格,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1999年,我校被省教育厅推荐列为“中国特色学校”,同年,国家教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中宣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联合授予我校“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先进集体”。《人民日报》分别于1999、2000、2002年对我校进行了三次报道。2000年,我作为江西省唯一代表赴北京参加“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来华创业成果报告会”,受到了国务院领导副总理李岚清的亲切接见。2001年国庆,我作为“全国百家侨资企业负责人”,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李瑞环、胡锦涛、钱其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3年1月23日,我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3年3月,我加入南昌市民办教育协会,担任副会长职务。在这些荣誉之下,我感到压力更大,任务更重,时间更紧迫。为了感谢祖国对我的培养,我要加倍努力地工作,以我们老一辈教育家为榜样,用自己的一生去构建一套中西合璧的现代教育模式,为中国的素质教育,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尽我作为炎黄子孙应尽的一份力。 两点感想 一、从国外回来的人,在中国创业有其艰难: 1、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市场管理不规范。有的无法可依,有的有法不依;有时感到无依无靠,有时气愤不已。但要接受这个事实,要有耐心,要有艺术,才能呆下去,发展下去。 2、员工素质普遍偏低:很好的方案,就是操作不出一个好东西,是在中国搞事业的一个瓶颈。一要花力气、花时间、花经济,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再培养,包括精神和技能各方面的培养提升;二是要出得起高价挖人才。 3、民众的观念认识状态与发达的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想在文化精神领域做开拓性的事业,阻力很大,有时举步维艰。但不能泄气,首先要把这个不利看成是有利,正因为这个落后,才有我们的事业舞台。第二,要在我们的事业理想和中国的实情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交接点。 二、在中国创业有其吸引人之处和优势: 1、不论在哪里做事业,都不如在自己国家做带来的满足感大。在外做成7分的事,得到5分的满足,在中国做成7分的事,得到9分的满足。一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二是因为中国需要我们,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2、在个人条件基本已定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在中国的事业空间要大得多,成功的机率和成功的程度要大得多。一是因为我们个人拥有的知识能力在中国环境中具有优势,二是因为中国正处转型发展期,国内各行各业都敞开着大量的事业处女地或商机,这是在国外难以找到的。 一个愿望 我们回国创业,报效祖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肯定,不论创业之路有多难,我们都无怨无悔。有一个愿望: 我们从国外学成归来,带回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有知识、能力、信息方面的优势。 但出国时间长了,在国内的关系少了,对情况也陌生了,对不规范的东西很难适应,这对我们的事业发展有蛮大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导致归国创业的失败。由于这批人对祖国建设作出贡献的极大潜在能力,希望各地政府能对归国创业者有一套具体的扶助政策和落到实处的措施,而且一定有领导人专管,切切实实地为他们排扰解难。这不论在实际问题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将给我们巨大的支持。(作者为私立南昌创世纪综合学校总校长) 个人简历:黄小浪,男,生于1959年,教育学专业。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硕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育学博士。1996年回国创办私立南昌创世纪综合学校,任总校长至今。2003年1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公司简介:私立南昌创世纪综合学校占地158亩,现有在校中外师生1500余人。曾获得国家教育部“中国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电话:0791-3763782;传真:0791-3763782;E-mail:cpszhxx@so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