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陈超:创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2004年1月14日

    
    上个世纪末,网络和信息技术聚集了全球的目光。本世纪初,随着人类基因草图的完成,世界各国又将目光投向了生物技术领域。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和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努力在该领域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微检测系统作为生物技术领域中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学科,具有检测系统微型化、集成化、低成本、检测样本微量化、可实现高通量生物与化学物质的快速检测等特性,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生物和化学分析、临床医学诊断、食品安全检测、新药开发、兴奋剂检测、国家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引起了各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国都在相互竞争,发展相关产业。自1997年香山会议以来,中国政府也全面加强了在该领域的支持力度,先后投巨资并设立国家级重大专项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并于2002年底批准在陕西省组建了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在微检测系统领域内的研究开发成果的转化力度。
    
    我于1988年作为教育部访问学者赴美。前期经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后期在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美国惠普公司任资深研究员、基因芯片项目负责人,领导开发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基因芯片产品并从事生物芯片产业化的工作。长期的科研与工作实践,使我在基因诊断、功能基因组学领域和生物芯片上的学术研究有着一定的造诣,同时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生物芯片市场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数篇有关基因芯片技术和基因调控的研究论文,申报了多项国内外专利。
    
    从1998年开始,应国内相关政府部门和多家从事生物芯片研究开发机构及高校的邀请,我在回国交流生物芯片及其相关领域技术时,有机会较全面地了解了国内生物芯片产业及其市场现状,同时也发现了国内生物芯片产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研究基础和技术力量上的差距。1999年5月,国家“863计划”启动了生物芯片的研究,确定了支持技术创新和科研应用两方面的原则,预计将投入大量资金对生物芯片的系统研发做倾斜性支持,生物芯片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的大好时机和巨大商机已经到来。开放的中国为留学人员施展才华和发展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心中埋藏已久的报效祖国、开创一番事业的冲动终于迸发出来:“我要回国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但创业的根基放在哪里最合适呢?我认真考察了北京、上海、广东、海南、陕西等地。每到一处,当地的政府和领导对回国创业都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并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经过反复考虑,最终选定陕西作为创业的根据地。一是因为陕西是我的故乡,故土情深的乡情无法割舍;二是这里有着40多所高校和600多个研究院所,各类科研人员多达40多万人,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位,可为创办科技型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充足的人才保证;三是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份,陕西更需要专业人士去参与开发。
    
    经过积极筹备,陕西西大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3月成立,公司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创业思路,按照高起点、高效益、国际化的原则建立了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和国际惯例的现代化运行机制,立足于生物技术产业化、国际化的目标,积极致力于微检测系统系列产品及相关试剂、仪器、设备及计算机软件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公司创立后,充分依托已具备的科研实力,在西北大学建成了1000平方米、具备万级超净实验室的研发中心。中心紧跟国际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在微阵列系统、微流体系统、微型生化传感器及便携式检测系统开展基础和工程技术研究,己建立起微检测系统设计、制备、检测、中试生产等工程技术研究平台。中心联合了国内外三十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以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为核心,围绕生命科学领域前瞻性课题开展系统性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
    
    随着陕西西大北美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设立,一批生命科学领域卓有建树的留学人员纷纷回国考察后,都欣然表示愿意加入西大北美的创业团队,国内一些科技人员也纷纷加盟,组成了微检测系统领域的精英团队。同时,公司迅速以中心的技术平台为基础,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同国内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美中后基因组专家联合会、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国际著名机构结成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协作关系,横向联合各自的研发力量,共同进行微检测领域尖端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形成了在全国极具竞争力的研发实力。西大北美的研发团队努力探索着世界先进微检测技术和产品与中国市场的同步创新与对接。至此公司已具备了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的优势,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优势、由国内著名企业共同投资形成的企业信誉优势和具有大批优秀人才和后续科技产品的持续发展优势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创业环境。
    
    目前,利用西大北美专有的芯片制备技术可设计出高通量、高灵敏度、特异性强、检测直观的高密度芯片,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微检测前沿技术领域开发了多种新技术和一系列创新项目,尤其是快速、高通量的磁隧道结生物芯片及磁性荧光微球技术,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建立高覆盖率寡核苷酸芯片产业化技术研究及相关信息平台,已试产成功了中、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其产品质量已经达到或超出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公司的研发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及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1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省、市领导陪同下,来到研发中心视察工作,对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03年5月24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邓楠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第二次来到研发中心视察指导工作;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先后两次来到研发中心,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程津培也曾分别来到研发中心视察指导工作,对公司的研发工作和产业化项目寄予了厚望。
    
    公司研发中心目前承担国家十五“863”重大专项主题为“功能基因组学与生物芯片研究”项目一项,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三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西部开发重大项目一项,国家十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2002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一项,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十余项。共获得国家科技经费总计2126万元。2001年3月,公司生物芯片研发中心被评定为“陕西省生物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1年12月,公司被陕西省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12月,公司申请的“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国家科技部批复组建。
    
    国家工程中心组建后,将建成国际化微检测工程技术研发和产业基地。形成广泛的技术协作与工程技术服务网络、开放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系统的创新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通过承接委托工程技术开发任务及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经济效益,带动一批国内企业发展规模生产,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促进微检测系统核心技术国产化,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对吸引、培养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提升中国微检测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加高新技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比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艰苦跋涉的创业过程中,虽然国内现有条件不成熟、环境变数高。但这丝毫不能动摇我创业的决心,反而使我迸发出更多创业的冲劲,刺激了公司全体员工的拚搏精神。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在短期内获得微检测系统领域更大范围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主导权下,针对中国特色的微检测系统产业,开发相匹配的技术和产业化能力。这正是我夜以继日,不断求索的原动力。(作者为陕西西大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个人简历:陈超,男,生于1958年,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于西北大学,后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基因诊断和功能基因组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曾领导开发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基因芯片产品,是中国生物芯片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现任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陕西西大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十五”863计划生物信息专家组成员,美中后基因组专家联合会主席,陕西省第十届人大代表。
    
    公司简介:陕西西大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西北大学发起的生物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公司立足于生物技术产业化、国际化的目标,致力于微检测系统系列产品及相关试剂、仪器、设备及计算机软件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2001年,公司生物芯片研发中心被评定为“陕西省生物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话:029-8303446;传真:029-8303551;E-mail:mainoffice@lifeg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