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我的选择
2004年1月14日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进程,国内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也不断提高,吸引了大批海外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创业,出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个留学人员归国高潮。国内日益规范的市场经济、完善的法律法规、良好的投资环境,再加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发展民族产业的优惠政策,无不为创业者提供了十分诱人的环境,也使海外归来的华侨、华人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有了一展宏图的机遇。 作为一个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我也借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积极投入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为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也为自己拓展出一片成就事业的天地。 1997年,我于韩国仁荷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系取得了工学硕士学位。当学业完成时,一方面导师盛情挽留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另一方面不少韩国软件公司也在积极与我联系,希望能到他们公司从事开发工作;而当时国内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我所学的专业(计算机网络及分布式对象技术)正是国内所急需的。是继续学习,还是留在韩国就业,或是回国发展?摆在面前的多种选择令我十分矛盾。在阅读了大量寄去的报纸,了解到国内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听取了中国驻韩使馆相关工作人员的热情介绍后,我深刻认识到国内发展的大好机遇和潜力,终于决定选择归国的道路。 我在国外主要从事Java及CORBA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并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的研究。可由于当时国内互联网尚未普,相关的应用需求还不明朗,网络信息安全等市场也未启动,我在国外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知识无法直接与国内实际对接。所以,在回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研究方向,主要与一些公司(包括深圳万迪讯、惠州TCL、重庆西楚网讯等)合作,主持或协助开发MIS、CTI、CAI等相关软硬件产品。但与此同时,我也一直在努力寻找良好的机会及可靠的融资渠道,希望能借助国内互联网络发展的趋势,使自己的所学得以致用,从而开创一番新的事业。 1999年底,由于我开发的一个远程控制软件在国内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0年初,我受邀参与总参装备军用网络软件系统的开发(该项目目前已通过鉴定并荣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与社会信息化是密不可分的,互联网则是信息化的基础。然而,由于网络安全意识淡薄,不少企业甚至政府部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网络安全隐患,给中国信息化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自1999年底以来发生在国际、国内的一系列“黑客”事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给我们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由于我在国外学习时已经对网络安全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面对国内的网络安全状况,使我深深感受到国家非常急需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让我看到了创业机遇已经来临。 促使我真正开始自己创业的动力是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第18号文件,即《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它明确了软件产业在当前及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包括税收在内的多项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为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地各级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纷纷制定和贯彻有关优惠政策,筹建软件园,以实际行动支持本地软件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大好形势推动下,我终于下定决心,专门从事网络安全软件的开发,以填补中国网络安全业的部分空白。 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为重庆人的我更觉自己有责任为家乡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我说服了深圳的投资伙伴,使他们相信处在“西部大开发”前沿的重庆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将公司扎根于重庆。诚然,地处西南的重庆不象北京、深圳那样,许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重庆有适合自己发展的特点:众多的科研院校为软件产业准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正在加快的信息化建设培育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刚刚起步的IT业使业内竞争相对较小;更重要的是,重庆市政府对发展软件产业十分重视,专门出台了优惠专项政策,相继建立了多个软件园及留学生创业园,免费提供办公、开发用地,向创业者低租金提供住房,设立风险基金,对部分缺乏资金源的高技术项目进行专项扶持,为处在创业初期的包括软件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创建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一切都使我对重庆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爱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注册于重庆市高新区。在办理工商手续申请入驻“留学生创业园”的过程中,我真切体会到高新区政府从领导至办事员热情、认真、高效的办事作风,改变了以往我心目中政府部门拖沓、官僚的形象,也使我更坚定了创业成功的信心。 爱思软件公司于2000年11月正式开始运转。在随后的几个月内,我们承担了来自总参、重庆市国安局的专用软件开发项目,为相关部门提供网络安全技术支持。同时,公司加紧自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开发,目前已经完成并准备提交国家评测中心认证的有“网站监视恢复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个人网络防火墙”;“爱思绿色网景”已经通过国家评测中心认证,其中“计算机安全黑匣子”已经取得了国防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并获得2001年国家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与重庆市发展基金的无偿资助,在政府、军队和企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公司的软件产品已逐步形成系列,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注重产品开发的同时,公司还积极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市场营销及技术方面合作。目前公司已与航天部长峰国正有限公司、韩国Kalpa软件公司结为战略伙伴,与Nokia的软件开发合作也正在洽谈中。作为一个刚起步的软件公司,要取得市场和用户的充分认可,还有相当长的过程。利用大公司的品牌,发挥我们的技术特长,共同将产品推向市场,是我公司在发展初期采取的基本策略之一。 2001年11月,我赴加拿大参加“软件世界论坛大会”,并与加拿大优盛国际集团总裁王强接触交流。王强先生对爱思公司所拥有的“计算机安全黑匣子”和“红墙主机网络防火墙”等项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对我公司进行考察后,在2002年5月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经过半年的反复磋商,最终双方合作建立了“爱思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2002年11月29日,重庆市爱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与加拿大优盛国际集团在重庆万豪酒店签下了合作成立“重庆爱思泰克科技集团”协议。本次合作由加拿大优盛国际集团先期投入3000万元共同打造重庆第一个软件出口基地,同时借鉴加拿大软件园的经营管理模式,利用和引进加拿大及北美地区软件开发资源,建造出西南一流的软件研究发展基地。重庆市副市长陈际瓦、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晓兰等有关部门领导和加拿大使馆商务参赞等官员到场表示祝贺。重庆日报、重庆晨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做予以报道。 “立足重庆,面向西南,走向世界”,这是爱思软件公司的近、中及远期战略目标。借鉴印度软件产业发展模式,中国软件业只有与国际接轨,引入先进的开发及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发展壮大起来,也才能在加入WTO后,面对国外软件公司的竞争保持旺盛的竞争力,以维护民族软件产业的利益。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我们国家的一些关键性软件领域,如信息安全、数据库等,急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特别是信息安全中的网络安全领域,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事实上,在政府、军队等一些敏感部门,已经限制采用国外网络安全产品。如何开发能与国外相关产品抗衡,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软件,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业的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我们公司的奋斗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正在不断学习、引入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和项目管理经验,并准备申请国际上通行的CMM软件项目管理认证,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公司从开办到现在已两年多,各方面运作良好。在这期间,高新区管委会和市侨办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主动联系各新闻媒体,为企业做宣传;协调工商、税务等各方面的关系,为企业排忧解难;及时传达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的文件,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到国家最新优惠政策;免费开办各种经营管理培训班,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重庆警备区陈知建副司令员站在军事应用的高度,更对我公司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和指示,并协助申请和完成了总参、国安局下达的软件开发项目。这一切都使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政府对民族软件产业的关怀和重视,也让我们感受到肩负的责任重大。国家为归国留学生创造如此良好的投资和创业环境,我们在搞好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回报国家和社会,同样创造出可观的“社会效益”,为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尽早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努力。(作者为重庆爱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个人简历:杜江,男,生于1969年,计算机专业。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韩国仁荷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现任重庆爱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公司简介:重庆市爱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计算机信息安全产品、远程控制、远程音视频监控软件的开发和销售,并为系统集成项目提供完善的安全解决方案和技术咨询服务。 电话:023-68696637;传真:023-68696693;E-mail:clouddu@yaho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