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扬斌:找回那份久违的亲切感
2004年1月14日
在谈创业之前,我更希望说说我对于祖国的感情,且称作故乡情节吧。歌词唱的好:“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在哪里放哨站岗,总是把你深情地向往。”我在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我早已把这里的一切深深的印在脑海中,这也决定了在国外多年来我的思想和行为始终保持着中国人的习惯,所以我更希望在中国生活和创业。 十多年前,我从浙江大学毕业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求学,在那里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接触到了一些前沿的科技,毕业后我先后在美国几家知名公司任职。其后也和朋友一起在硅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2001年,我本打算回国招募一批精英去硅谷的公司,但后来有好几个朋友劝我在杭州开家公司,我同时又受到了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的鼓励。经过考察,我在“天堂硅谷”——杭州注册成立了英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回国,可以找回那份久违的亲切感。在美国无论生活多少年,总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家。然而,一回来,所有人与你的对话,即使听着大街小巷的吆喝声,出租司机的闲聊,都觉得与己有关,那种千丝万缕的真实感的融入,唯有踏上故土才会具有。 而且近几年,国内的发展形势非常好,网络和电信等IT行业更是火爆。即使有些行业比如网站暂时遇到困难不能盈利,但人们还是能看到希望,还是舍得往里面投资。中国在变化,在与国际接轨,在进入正轨,如果有一天像美国市场一样进入饱和状态,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爆发性的机会。美国的IT泡沫膨胀了一阵之后,今天爆了。那么还有其它商机吗?人们惯用的语言是:美国市场稳定,有板有序,趋于饱和状态的情况下,如何插针进去?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美国的今天也许就是中国的明天,那么在中国今天与明天发展的成功概率,不言而喻。很多人预言21世纪是华人的世纪,更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所以海归再不归就晚了。五年十年之后,阵地早就被别人占领了,哪还有机会。所以我很庆幸在这个恰当的时候回到了恰当的地方,在这个“人间的天堂”开创我的事业。为自己实现理想,也为我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下面具体结合我在国内的创业历程谈谈我的体会: 创业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挺复杂的,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简单单地花几块钱注册一个公司,拉几个人,买几台电脑就干活。对于投身商海的人来说,创业是一个梦想。但创业又谈何容易?无论国内国外都一样,为了获得充足的把握,一开始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学习相关的经济、技术、管理、以及法律知识;公司的选址,品牌的选择,撰写产品计划,资金的预算,筹集资金,招募人才,建立关系网等等。公司成立后,还得为产品的研发,市场的开拓而奔波等等。 1、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我成功创业的前提条件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对自己的留学生这么优待了,简直像对独生孩子一样呵护。首先是中央政府,对吸引留学生回国制订了非常优惠的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强调,在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同时,吸引他们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其形式包括兼职、合作研究、委托研究、投资创业、人才培养、中介服务等。 然后是地方政府,尤其是那些重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地方政府,又把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层层加码,例如:户籍安排、配偶就业安排、子女就学、申办企业手续简化等等方面。 对投资者而言,选择一个好的投资环境至关重要。白手起家的海归派常常会遇到很多的难题,资金的问题,政策的问题,市场的问题等等。如果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就可以获得政策上的优惠,甚至资金上的支持,例如风险投资等;也有可能拿到政府的订单,解决了初期的市场问题,也便于后面开拓市场。这样看来,英卓落户杭州是个正确的抉择。 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公司规模小,客户资源不多,往里面投的钱不少,盈利却不多,确实有些困难。好在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使英卓快步成长,通过一系列的成功案例,使实力得以彰显,在同行业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从而有机会承接更大的项目,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英卓的发展得益于杭州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得益于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 2、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敏锐的眼光看准市场 从一些归国创业者的言谈中,我们听到了一些抱怨:抱怨政府刚开始对他们关怀备至,后来却冷落他们;抱怨国内企业家没有眼光,看不出他们带回来的技术的市场前景;抱怨国内商业环境不如人意,没法让他尽情施展。结果,不少海归乘兴而来扫兴而归,转了一圈,享受了优惠后,又出走海外。 事实上,创业需要冲动,但冲动后更需要冷静。对留学生来说,必须学会把国外的观念和国内的观念衔接起来。不要认为自己是海外归来的学子,回国创业就能一帆风顺。关键是要转变观念,以平常心看待中国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冷静分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出去”或者“回来”,都面临一个适应社会的过程,只要你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你面对的困难也许就能转化为商机。 中国的市场变化很快,有什么东西赚钱,大家就一窝蜂地上,出现激烈的竞争,最终导致利润率大幅度下降,行业不景气。已经过去的家电行业和现在正在上演的手机行业以及将要上演的汽车都难逃这样的命运。 英卓网络是一个以高科技产品开发应用和高技术服务为主的公司,在美国硅谷有世界领先的研发中心,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我们可以尽量不受甚至少受国内消极因素的影响,坚持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地追求技术进步,更好地服务客户,争取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利益。 3、正确处理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关系 领先的技术,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创业之前,应该先看看周围的趋势是什么。60年代计算机还主要是商用,但微软、苹果、戴尔抓住了个人计算机这个趋势,结果膨胀式发展。而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差点倒闭。这几年的农用车、家用轿车、因特网(包括阿里巴巴),哪个不是搭乘了趋势这个快车而蓬勃发展的呢?英卓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顺应了当前国内网络应用飞速发展的现状。公司的数字网络监控系统和媒体管理分发系统不仅具有高可靠性、先进行,而且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我们的技术越来越趋向于服务普通大众,从而也就会有巨大的市场。 4、资金和人才 有人可能会说,我有好产品,还会怕没有钱吗?怕!好产品有很多,可钱只有一种,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所以钱才是创业中最“卡脖子”的地方。在众多创业失败的例子中,资金的不足经常是最后让创业者黯然落下“英雄泪”的重要原因。再大的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会被资金卡住脖子,资金的规模就是企业的规模,所以看好你的钱,算好你的钱。信心满满的创业者別忘了在公司正式营运前,一定得先把资金募集充足;换言之,创业家必须明白公司在草创期的第一年内可能无法赚到一毛钱,创业者因而要有所警悟,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度过难关。 人是公司里最可宝贵的资源,因为人能从事创造性劳动,这是任何先进的机器所无法取代的。要想公司有好的发展,必须招募一批精英人才。的确,加盟英卓网络的都是一些有着坚实技术基础的年青人。他们工作积极负责,激情彭湃,有着源源不断的活力,是英卓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力保障。 5、广交朋友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如果海归们真的立志创业,就必须正面面对和解决“水土不服”问题。海归们常犯的另一个错误就是不理解中国市场。据报道,一位哈佛MBA、曾任职麦肯锡的王先生从硅谷回来后担任国内某公司CEO,他的业余生活封闭在欧美同学会中,从不深入接近中国市场,将民营企业客户当成了自己发挥口才的讲演场,MBA术语使他成为客户敬而远之的角色。最近因为业务不佳,他又回到了美国。 所以,那些在国外有过创业经验,或起码在外国公司里任过职的人才更适合回国创业,也才会避免走很多弯路。习惯了国外简单人际关系的海归们,回国后急需扩展自己的人脉关系。很多人甚至把这看得比技术还重要。2002年初在中关村留学创业孵化园里创办一家软件公司的留美学生郦亮,现在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结交朋友上,他的口头禅就是:“市场从人际关系中来。”尽管这口号有些偏颇,但却很具中国特色。 6、诚信 很多人都还记得,1987年8月8号,杭州市武林门一把大火烧掉了温州2000多双劣质皮鞋。那烧掉的不仅是劣质产品,更重要的是把温州的信誉烧掉了。从那以后,温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社会信誉、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品牌效应的措施,广大市民都为建立“信用温州”而付出了努力。 长期以来,诚信一直被中国人视为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对企业而言,诚信是支撑一个企业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资源。 在英卓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真心待人,诚实无欺,讲求信用,信守合同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在合作伙伴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使得英卓交到了很多朋友,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范围。 事实上,如果将回国创业的“海归”以时间为顺序进行纵向比较,就会发现,现在创业成功的门槛要比过去高多了。过去回来的人大多是专业性人才,自己拿一个小产品、小发明回来就可以创业;现在回来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自己不仅有技术,还有一套经营公司的完整理念。甚至在回国前,公司的定位、做法就都已经想好了。因此,这意味着,现在的创业已经不能简单地将国外的技术拷贝过来就可以万事大吉,而是需要经过自己的吸收和再创新。而“海归”们在这方面也应该大有可为。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在“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方针的指引下,自费留学让中国出现了留学史上最大的一次留学浪潮,。与此同时,广阔的中国充满了发展的机遇,大批的海外留学生也纷纷归国寻找更多、更合适的发展机会。这样的海归已经成为一个浪潮,回国创业、回国服务的留学人员开始数以万计算,所从事的工作也遍布各个行业。“回国创业去”已经成为海外留学生的一个响亮的口号,他们正在为祖国在新时代的经济腾飞努力地工作着。(作者任职于杭州英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简历:王扬斌,男,生于1968年,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工程学专业。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硕士学位。曾参与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套实时MPEG-2视频压缩芯片系统(该项目获艾美技术奖);参与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套成功商用的卫星直播数字电视系统,个人荣获银星奖。2000年创办杭州英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杭州英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宽带多媒体通讯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美国硅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研发中心,其核心技术集中于数字媒体的压缩、存储和网络传输,应用广泛。 电话:0571-87988300;传真:0571-87988311;E-mail:yangbin@yztech.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