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强:回国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2004年1月14日
那是12月份的一天,我从芝加哥飞到波士顿,去见我的两个朋友。那天晚上,我们坐在客厅里谈到深夜。大家都同意,我们应该回国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而那已经是四年以前的事了。 今天我和我的两位朋友在天津,与相关投资公司和企业共同组建了两个生物技术公司,从事新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开发,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企业也以我们预期的进度发展着。 1986年秋天,从北京医学院的研究生院毕业后,我来到芝加哥继续深造,在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因为我始终认为我首先是个医生,所以六年以后,我通过了美国国家医学博士资格考试。完成住院医培训后,我就一直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自1997年开始,我担任伊利诺依大学医学院家庭医学系助教授,CHRIST医学中心家庭医学中心主任,并在此期间就读伊大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 在国外多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让我渐渐习惯了那里的一切。然而,故乡的变化时时都牵动着我们的心。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申奥”、“入世”让中国在进入新世纪后,展示出傲人的形象和实力。而在我心中逐渐形成一股强烈的感觉,一种强烈的参与感,那就是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一部分。就是这种感觉,让我最终辞去美国的工作,于2001年8月回到祖国。 离开中国的15年是中国变化最大的15年。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真正回来创业,开始时的感觉和想象中的仍有很大不同。即熟悉,又陌生。公司建立之初,从零做起,事无巨细,一切都要自己料理。真正体会到创业的艰辛。然而,在最困难的时候,国内和我一起创业的朋友和同事们,用他们令人尊敬的热情、执著、耐心和信任,和我一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用1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公司成立到新型流感疫苗的生产工艺开发。同时,成立了第二个公司,完成一个新型疫苗佐剂国际知识产权的转让和相应的融资过程。两个公司注册资金3050万元人民币,一期资金到位2350万元。三个月前,公司完成了一个300平方米适合生物技术开发的cGMP环境。在进行产品开发的同时,我们正在着手建立一个包括硬、软件在内的生物技术开发平台。 到今年8月10日,我回国整整两年了。这两年中,有过困惑、苦恼和挫折感,但更多的是挑战、成就感和充实。作为众多华侨华人回国创业中的一员,过去的经历告诉我,国内的软硬环境和创业者自身的素质,以及二者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是决定这类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个人认为,国内在支持华人华侨回国创业方面应考虑以下问题: 1、客观地了解创业者的整体素质,避免盲目引进。创业成功率是吸引更多创业者的最佳因素; 2、充分了解这类创业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软环境; 3、在创业初期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给创业者以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对创业者个人来说,应考虑以下因素: 1、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充分、实际的了解和认识; 2、对新的创业环境要有实际了解和现实的期望值; 3、对风险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4、认真选择合作伙伴。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段经历是我一生当中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 当“非典型肺炎”在中国从广东向北传播后,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金纳生物立即加入了对“非典”的预防工作。一方面,我们积极参与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抗非典论证会,提出我们的建议,为政府的决策过程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利用金纳生物在现代化疫苗开发和生产方面的经验,组织各方面的资源,积极筹划包括P-III实验室及动物设施在内的SARS疫苗开发设施的建立,以及SARS疫苗开发生产技术条件和检测条件的摸索。希望尽快开发出有效、安全的抗“非典”疫苗和其他相应生物制品,用我们的知识报效我们的祖国。 创业初期,我想的是如何与祖国一起进步和发展,没想到会有机会为祖国排忧解难,心中增加一份欣慰。 我有一位住在波士顿的朋友,是位缅甸华侨,生在国外、长在国外。但他能说一口地道的中国话。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很多人已经习惯用“大陆”来称呼中国的时候,从他口中说出的永远是“祖国”……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管走到那里,我都是中国的儿子。(作者为金纳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 个人简历:李小强,男,生于1958年,医学/生物专业。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芝加哥大学科学硕士,美国国家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医学博士,伊利诺依州立大学商学院MBA。现任金纳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简纳·天士力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公司简介:金纳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疫苗及相关生物制品的开发和生产。 电话:022-26021082;传真:022-26023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