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于保法:为了找到大树扎根土地的感觉

2004年1月14日

yubaofa.jpg

             于保法在“两会”期间利用休息时间为癌症晚期患者分析病情
    
    “我的根在中国”,这是每个中国游子最最系念于心间的情愫。“征夫怀远志,游子忆故乡”。离开了故土的游子,始终感觉是飘荡在海上,只有回到了祖国和家乡,才感觉脚下是实实在在的土地,中国是游子的“大岸”。
    
    回国创业,我的原始资本不是上千万的创业资金,不是我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带来的知名度,而是我的本心,我的那颗回来“圆梦”的赤诚之心。
    
    
    
    梁园虽好,故土难弃。况且我曾在母亲去世的床前立下誓言:在夺去母亲生命的地方征服癌魔。“癌症”这个词对我而言是刻骨铭心的。如果不是母亲得了癌症,我当初未必会去美国从事这项事业。“为了使像我母亲那样的人不再因癌症而失去生命,无论成就大与小,我今生今世一定要在癌症治疗方面有所作为!”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东平县是我的老家,是癌症高发地区。读高中时我就对同学说过,我的志向和梦想是建一所医院。1997年回国创业一脚扎进东平建医院,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不投反对票的。我的初衷不仅是为圆少年时的梦想,“癌症高发区”的帽子始终是我的心结,我要尽我所能地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回东平的主观原因;在当时,回来创业我筹集的资金并不是太多,而且那时中国的开放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卫生系统里对个人开办医院控制得非常严;再者东平是我的老家,当时的县委县政府都十分支持,说你先把医院办起来,先办着再说。尽管后来有些不顺利,但现在看来我当初的选择并不是错误的。我曾经用两年多的时间在全县下村入户,对78万人搞了一次癌症摸底普查,通过调查我们总结出了病种分布规律及致病因素,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对我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原始材料。并且我实现了为家乡父老办点实事的愿望。
    
    人在科学的巅峰上只能呆上一会儿。如果你是一个副教授,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成为教授,成为权威。但科学是无止境的,你只能在某个“高点”上站一小会儿。如果想让受病魔折磨的患者直接从你的重要成果中受益,却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为这个原因,我愿意站在一个主动的位置上。我虽然已经辞掉了圣地亚哥医学院副教授的职位,但在自己的医院里为患者治病我始终感觉到轻松,有满足感。
    
    如果明天我就要死掉了,或者明天我就60岁了,而我的“治疗方法”还储存在大学研究所里,我会不会后悔?周围有人说我是“典型的医学界草莽英雄”,有人说我是“科技型领军人物”,这些褒贬的话对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正朝哪里走,目标是什么。
    
    
    
    说到我的治疗方法,我不得不解释一下“缓释库疗法”。我做研究的主攻方向是肿瘤基因和药物载体研究。在艰苦的求索和进行各种试验中,我从正反两个角度去审视各种治癌疗法的特长与局限,透视分析目前治癌用药的得失利弊,最后发现-目前化疗采用的抗癌药有许多种对肿瘤细胞均有强力灭活作用,但无论口服还是静脉给药,都要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再到达患部起作用,而此时患部的药物浓渡已经很低了(往往不到5%),已经起不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而流经全身血液的95%的抗癌药却能够严重伤害健康正常的细胞,摧毁人体多个脏器的功能。这就是化疗过程中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的根本原因。客观上讲,这样的化疗所起的正面作用远远没有其副作用大。由此得出结论,化疗的给药途径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在1996年的美国第89届世界癌症医学研究年会上,我提出了被人认为是“异想天开”的“缓释库疗法”。这个利用肿瘤自身作为抗癌药物“缓释库”的新概念,在世界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此疗法就是将抗癌药与一种特殊的试剂相结合,打入肿瘤组织内,形成一个巨大的“药物仓库”,一方面使药物在肿瘤内停留的时间可以延长几十倍以上,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将药物释放出来。药液将肿瘤组织浸泡其中,就像一把“液体刀”一样,有充分的机会对肿瘤细胞实施围剿,逐层杀死。而常规化疗,药物在体内停时间短、流失快,所以往往无法充分对肿瘤细胞起到杀灭作用。“缓释库疗法”恰好相反,约有95%的药物是长时间作用于肿瘤组织的,另外流经全身的5%的药物很快被代谢掉,对人体的免疫力远远构不成威胁,所以病人不会出现脱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这项技术在美国已获得专利。我把所学到的东西全部带回国内,我要毫无保留地奉献于养育我的土地。并且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医学新概念,我用已具备的现代医学知识结合中国传统的医学经典,寻找现代西方医学体系中被忽略的盲区。通过成功的临床实践,我的“癌魔空间结构理论”逐步建立起来了,我相信人类要实现在二十一世纪彻底攻克癌症,中国优秀的传统中医理论将会帮助探索者找到通向成功的金钥匙。我回国创办肿瘤医院的目的,就是想建立一种新型的“肿瘤整合医学”,即有机合理地将各类方法整合为一体,使病人得到完整而科学的治疗。
    
    “缓释库疗法”不仅使中国众多的肿瘤患者受益,还吸引了不少外国患者万里涉洋来求治,最后康复而归。2001年来院的美国男孩安德雷斯就是其中一例;最近美国画家莫瑞尔·迪拉普兰也是几经周折,了解到我们的医治情况而冒着“非典”时期的危险来到医院的。
    
    
    
    中国是我的家,我血脉里流动的是中国的血,只有回到这片土地上我周身的血液才是温热而畅通的。任何作物都有适合其生长的土壤,我的沃土在中国,只有在这里我所有的热情才会毫无顾忌地释放。
    
    我当时回国创业,很多领导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中国驻美洛杉矶总领事冯树森先生热情寄语:“先行一步,必成大业”;当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吴官正称赞我:“有一颗不忘家乡父老的赤子之心,为留学人员报效祖国,建设家乡带了个好头。”这些话语给了我很大的激励。
    
    泰美宝法肿瘤医院在开业不到3年时就已成功医治了2000余名患者,而平均每位患者在此的花费不到1万元人民币,这在医学界引起了很大轰动。我的创业活动也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华英才》、《参考消息》、《健康报》、《中国青年》、《东方时空》、《讲述》等国内外30余家媒体(栏目)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李岚清、吴官正及朱丽兰、李春庭等均曾接见并给了我极高的评价。这些荣誉及领导的关怀让我感到国家、人民对我寄托的希望之大,我不得不拓展自己的事业。
    
    回国的路是正确的,但创业的路却是异常艰辛的。
    
    刚投资建院时遇到的困难已渐渐淡去,但抱着和氏璧难找识宝人的滋味还是记忆忧新,想来心情还是难以平静。
    
    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使治癌新理念获得更广泛的推广,使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我投资医院是回报社会,而公司赢利要靠自己的专利技术。我们已有几项专利技术获得了专家们的认可,非常成熟了,已到了产业化的边缘,但是我们缺少资金,不能进入产业化阶段。
    
    我在国内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接触的投资人也不少,可是我们的和氏璧却找不到识宝人。我也曾毛遂自荐找过几家投资公司,但都遭受冷遇。第一,他们自己知识有局限性,并不了解什么是高新技术;第二,国内投资公司的钱是有限的,额度很小,有点急功近利,并没有给予像我们这样的高新技术公司一定的孵育期。没有一定的孵育期却想得到一个成熟的高新技术产品,这是很难的;并且国内一些地方热衷于到国外去招商,花了很多钱,费了很大力,招回了很多不一定有影响的项目。去劝说国外的留学生回国,而我们这些已经回国的留学生却不怎么重视。
    
    可不同的是,美国圣地亚哥医学博士乔治·亚玛看到我的成果,曾两度飞赴中国学习,接受培训了一个多月,还有两位美国同行也看到了“缓释库疗法”的潜力所在,来到中国考察后极力劝说我在美国开一家自己的医院,他们出资,我出技术。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1999年4月,美国美亚医院研究所正式成立。
    
    相比之下,国内的遭遇令人感慨万千。我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好的项目居然找不到投资人呢?而且迄今为止,有些权威学术部门对在世界领域已获得专利的“缓释库疗法”还持所谓的“谨慎”态度!
    
    在费尽周折,获取各方支持后,我终于找到了投资商,分别是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普利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银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天成投资有限公司,现在我已与这四家投资商共同发起设立了山东保法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新公司的总股本设置为6000万元,我所拥有的东平泰美保法肿瘤医院以及个人合法拥有的“缓释库疗法”技术在国内的使用权及部分现金,共计3000万元,按1:1的比例折合为股份3000万股,占总股本的50%。
    
    我们以现有的泰美宝法肿瘤医院为基础,打造一个技术推广平台,以培养“缓释库疗法”的技术骨干,为新建医院培训医护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特许经营。新公司发展的第一步是在对东平泰美宝法肿瘤医院改组的基础上,在山东省省城济南建一家规模达300个床位、医护条件更好的中型肿瘤专科医院。
    
    可现在我又遇到了新的困难,由于投资商们对项目发展的认知度不足,大家对投资持保守态度,以至我们现在的项目发展几近停滞。困难是什么时候都有的,相信我们会克服这一切,永不停步!
    
    为了更快地将这种治癌新理念及新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广大患者,我真诚的邀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加盟。
    
    
    
    拨开乌云见日月,我们的新公司正以朝阳之势慢慢升腾,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我对那些帮助、关怀过我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始终抱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创业的路有甜有酸,有苦有乐,我在此中不断地成长着。中国是我的根,是我人生的“大岸”,我将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筑建我事业的大厦,让我的祖国骄傲。
    
    在美国创业虽然容易,但在异国他乡无论创办多大的事业都找不到大树扎根土地的感觉,唯有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在这片蒸蒸日上的热土上才能吮吸到适合中华儿女成长的营养。我会用自己的成绩去影响那些海外的学子们学成归来,共同在自己的家园里谱写篇章。
    
    我在今年3月份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参政议政,党和人民给了我莫大的信任和荣誉,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为国分忧,为民做事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如何促进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医治条件是我必需要做的事。最近,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于5月初写给温家宝总理的“非典治疗成果加急报告”竟被国家卫生部备案,并且中华医学会通知我于5月26日到京参加了此报告的论证答辩,而且已得到了令人高兴的结果。我为自己能在此非常时期为国家为人民尽上一点薄力而自豪,更为中央领导人对科学的认知度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而振奋,我还有什么不能奉献的呢?(作者为山东保法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个人简历:于保法,男,生于1958年,核医学专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硕士;后赴美,先后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肿瘤中心和苏克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山东保法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公司简介:山东保法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业。其主要业务有专业肿瘤医院的管理、抗肿瘤医药的研发、销售等。
    
    电话:0531-8616366;传真:0531-8618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