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吴鹰:回国创业天地无限

2004年1月14日

    
    每个人在青年时代都会豪情满怀,对未来无限憧憬。我也是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
    
    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78届大学生,所学专业是无线电。1982年毕业后,留在母校北京工业大学任教。当时的主要工作除了教书,还参与国产计算机的研究。这使我了解到美国在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方面非常领先,于是萌生了出国深造的想法。
    
    
    
    1985年,我兜里仅有30美元就踏上了留美之路。先是在飞机上花1美元买了杯啤酒,然后在美国机场为非洲饥荒的难民献了2美元的爱心。最后,我就用那余下的27美元来到新泽西州开始了留学、打工生活。
    
    繁重的数字信号处理方向的学业及疲惫的餐馆打工生活,使我补上了人生重要的生存之课,也为今后在市场拼搏打下了基础。做搬运工时,我常和一些越南难民、国内偷渡客在一起,每天承受着超强的体力劳动。有一次大家都休息了,老板却让我进仓库把粘在老鼠胶上的死耗子抠下来。因为很多耗子的尸体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产生异味。原来,为了防止耗子在仓库肆意,管理员就在犄角旮旯放了许多老鼠胶。
    
    别人能在干活时歇息,自己不能,这本身就有点心理不平衡;况且,干的活还十分令人作呕。当捏着又软、又难看的死耗子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我在国内是受人尊敬的大学老师,虽然生活清苦,但起码还有社会地位。我千辛万苦跑到美国,难道就是为了干这活?好在这个念头只是一闪,马上又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早日学成,做更有意义的工作。
    
    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1986年,我凭借实力进入了著名的贝尔实验室,那里不但有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一流的科研条件,领导着世界通讯发展潮流,这使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一天,我的美国经理、多媒体创始人问我将来想干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想拥有一个一万人的高科技通信公司。”当然,现在看来公司是否强大不在于人多,而是取决于赢利。可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做大事,要自己创办公司。
    
    1991年的一天,当时同在贝尔实验室的薛村禾先生的一个电话使我的事业出现转折。在电话里,对方问我,有没有兴趣办公司?我当即回答说:“有!”因为这个想法在我心中酝酿已久,于是我们俩合作创办了Starcom(斯达康)公司。
    
    
    
    1992年,我重新走在了阔别多年的北京街道,很多地方都变得不认识了,但感觉变化最大的还是人的观念,“大家都想赚钱了”。
    
    作为通信专业的留学生,我发现国内通信市场潜力巨大。虽然当时国家通信设施落后,产业环境不成熟,但这个差距就是创业的机会,而且通信对中国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对留学生说“要想有发展,还是回国好”。的确是这样。在国外,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于祖国文化和国情的理解用不上;而回到家乡,除发展机会外,还会有成就感。
    
    中国2002年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5%;电信用户数达到4.2亿,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均居世界首位,互联网上网用户数跃居世界第二。因特网和信息技术将给中国带来比以前大数倍的机会。
    
    中国拥有世界得天独厚的巨大市场发展空间。90年代初中国个人电话普及率(按人统计)只有1.7%,美国是76%。我当时算过一笔帐:假设中国发展到50%的普及率,就是一个6亿人的市场,是美国的4倍。“这样大的市场,我学的东西不仅可以得到发挥,还知道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此时,我回国创业的信心更强了。1992年,我将事业的重心转向祖国。
    
    
    
    今天的UT斯达康是由两家公司于1995年合并组成的:一家是由华裔留美学生陆弘亮于1991年6月在美国加州成立的Unitech,另一家就是我和薛村禾于1991年2月在美国新泽西州成立的斯达康(Starcom)。
    
    陆弘亮先生身材魁梧、高大,他是一位有决心、有智慧、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陆弘亮和我都看好电信市场,都有想在中国把事情做大的勃勃雄心。我们的相识与合作,得益于以先后在这两家公司都工作过、现任UT斯达康公司首席技术官CTO的另一名中国留学生黄晓庆。由于陆弘亮做商务的经验比自己强,新成立的UT斯达康公司由陆弘亮出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我则出任执行副总裁兼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并在董事会中担任副董事长。
    
    UT斯达康成立后,面临快速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如果完全依靠自己滚雪球般地积累,就会错过最佳市场机会。幸运的是,我们与日本软银公司Softbank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有缘,他以投资人敏锐的眼光看到了UT斯达康公司的成长性,并于1995年为我们注资3000万美元,以后又陆续投资。公司上市之前,英特尔、日本松下、三菱等公司也纷纷投资。2000年3月3日,UT斯达康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又融资2亿美金。
    
    我们拿到风险投资后,不是投机玩钱,而是做实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业务高速发展,营业额连年大幅度上升,2002年营业额近9.82亿美元。至今,公司已在中国累计投资近30亿人民币。在华成立了4个研发中心、20多家分公司及办事处,中国员工近3000人。同时在美洲、欧洲及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以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专业服务拓展全球市场。
    
    UT斯达康近几年高速发展,连续13个季度完成并超过华尔街预期,除了市场因素,还与人才息息相关。我们公司聚集了一批想干事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海外留学生,其中有位叫周韶宁的,他现任我们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周韶宁1980年赴美留学,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并获得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此外他还在Rutgers获得新泽西州立大学的MBA学位。周韶宁曾在贝尔实验室就职,被任命为美国Lucent技术公司微电子学IC小组总监,这个管理位置在当时进入该公司的华人中是做到最高的。他是我事业的优秀合作者。现在,UT斯达康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近300位留学生加盟。
    
    
    
    我和我的同伴们的创业理念是“四个带回”,即:带回人才、带回管理、带回技术、带回资金。所以我们非常重视以不断创新的精神为中国百姓提供性价比优越的产品。UT斯达康在中国通信界创造了四个第一:
    
    1995年8月,由UT斯达康公司推出的第一台SPDH光传输设备在中国诞生。
    
    1996年7月,UT斯达康公司推出中国第一个具有全程V5,透明传输的综合接入网设备,即AN-2000综合接入网设备,首次实现用于多种不同交换机的对接。目前,AN-2000产品在全国多个省份广泛使用。
    
    1997年“小灵通”PAS无线接入系统问世,是UT斯达康公司创造的又一个第一。目前,UT斯达康在中国无线市话市场中占有60%左右的份额。
    
    1997,UT斯达康正式启动“mSwitch软交换系统研发”(WACOS计划)这是国内外通信界第一个关于“IP多业务交换系统”的研发计划。现在,我们已将其中一些技术应用于“小灵通”无线市话系统。
    
    在这些“第一”中,小灵通知名度最高,她是UT斯达康公司“PAS无线接入系统”所使用的手机的专有名称,但目前已演变为类似于“全球通”这样的服务名称。肯定有人好奇,UT斯达康为什么要推出“小灵通”这个别人从没做过的产品呢?我觉得,是因为我们这些创办者,不仅在美国学到了高技术,更吸收了“按市场需求定位产品”的理念。
    
    中国对信息技术及服务的需求巨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必然的,但并不是所有国外的先进技术都适用于中国,只强调技术,则容易忽略了实用性而脱离了市场。
    
    以个人无线通信产品为例,早几年,中国市场双向移动通讯产品只有“大哥大”,这是高端产品,使用对象多为中高收入者和商人。低端产品是BP机,通信方式单向,并且不能直接通话。如果以中国13亿人口中70%(老人和儿童除外)对通信有需求来估算,就有9亿人只能在上述高和低两个产品中选择,中间是个空白,这一空白市场的人口约为5亿。
    
    UT斯达康的企业理念是:绝对不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必须设法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小灵通”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诞生的。自1997年在浙江余杭试验推出,短短几年,已在全国的浙江、江苏、河北、云南、新疆、云南、广东、福建、河南、广西、湖南等近30个省的400多个城市使用,用户总数已超过1500多万。
    
    为了满足老百姓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UT斯达康公司提供的“小灵通数据业务”包括精彩纷呈的MiMi(Mobile Information Mobile Internet)、WiWi高速无线上网、电子邮件、短信服务、定位服务等。我们除了提供系统,还开发了多种支持上述数据业务的多媒体手机终端。
    
    
    
    在美国做企业常分三道坎:营收1000万美元为第一道,1亿美元为第二道,10亿美元为第三道。企业要想迈过这一道道坎,必须要保持创新的精神,今天要时刻为明天做准备。
    
    UT斯达康在小灵通上的突出表现被通信界广为人知,热心的朋友常会问我,除了小灵通,你们还有什么制胜产品?令人欣慰的是,由于UT斯达康聚集了海内外许多精英,我们明确了公司的发展宗旨是:“创新开拓最佳性价比的产品,诚挚服务快速成长性的市场,矢志成为世界一流的通信公司。”
    
    我们聚焦通信领域,非常重视研发和关注下一代电信网络前沿技术的发展。简单概括UT斯达康的研发策略就是D&D,即开发(Develop)与定制(Design)。UT斯达康目前已是世界上无线、宽带、IP软交换和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的佼佼者。
    
    在无线领域,UT斯达康作为PAS/iPAS无线市话(小灵通)的发明者,是全球目前最大的无线接入设备供应商。
    
    在宽带领域,UT斯达康享有全球DSLAM产品的第二大市场份额。
    
    在软交换领域,UT斯达康作为国际软交换组织的发起人,已将软交换技术推向市场,占全球商用的软交换产品市场份额第一。
    
    在3G领域,UT斯达康首家将IP软交换技术引入核心网络,并成为世界上少数已能实现端到端解决方案的第三代移动系统供应商。UT斯达康也是国内最早建立的3G解决方案包括端到端的W-CDMA移动通信系统,和TD-SCDMA标准的核心系统设备。试验网的公司之一。
    
    在光网络领域,UT斯达康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全面推出从155Mb/s-10Gb/s全系列的光传输设备,满足实现TDM、IP和ATM等多种业务的综合传输。
    
    除了产品线的拓宽,UT斯达康正在向国际化迈进,并且将把国际业务作为公司长远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全球经济普遍衰减,互联网泡沫缩水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倒闭,甚至有些知名企业也一蹶不振。而UT斯达康快速成长,并获得多项荣誉。2002年和2003年,UT斯达康曾两次被Finance Asia杂志评为中国管理最佳的十大企业之一。2002年6月,UT斯达康以高速成长入选美国权威杂志《商业周刊》评选出2002年度全球IT企业100强。2002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将UT斯达康评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2003年4月,翰威特公司与《亚洲华尔街日报》和《远东经济评论》联合评选出“2003年度亚洲最佳雇主”企业,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入选,并取得第三名的骄人成绩,在所有的高科技公司中位居第一,并且是唯一入选的电信设备公司。2003年4月,美国《财富》杂志将UT斯达康评为“全球25个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推进这艘企业快舰高速航行的引擎是什么?她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来自何处?是技术,是市场,是管理,还是资金?是,但又不全是。其中,文化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UT斯达康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因为产品可以模仿,技术可以被抄袭,人才也可以“猎头”,只有文化是既不能模仿,也不可盗版,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知本”与“资本”并驾齐驱的今天,资金更不能成为决定的因素,只有能把各种优势资源捏合在一起,使其发挥出无限潜力的文化,才是真正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
    
    “创新”、“高效”、“公司与员工共同成长”,是UT斯达康企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以及三大核心价值。
    
    我们倡导以发展来吸引中外优秀人才加盟的人力资源政策,“100分的能力,120分的舞台”形象说明了UT斯达康为员工提供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具备能“接受挑战、勇于创新”素质的员工。同时,也会通过提供股权、期权制度让员工分享收获。
    
    我想强调的是:改革开放的环境、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优惠政策是我们公司成长的重要外部因素。信息产业部、北京市政府、浙江省委、国务院侨办以及海淀中关村等高科技园区管委会都很关心我们。我们对政府支持留学生创业深表感谢。
    
    我很感激党和国家对UT斯达康的信任与支持。为此,我们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和社会。UT斯达康除了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社会捐助,在诚信纳税上也注意起到表率作用。2000年,我们向国家交了6亿多人民币的税。2001年,又向国家综合纳税12.5亿人民币。2002年,综合税收贡献是13.81亿人民币。我们曾多次荣获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评选的“先进纳税企业”。我本人也获得过美国《商业周刊》亚洲版评选出五十位领导和影响亚洲政治、经济变化的风云人物;以及被中国一些知名媒体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最聚人气企业家”;“2002中国通信业十大新锐人物”。我还于2002年8月获得“北京市第一届留学人员创业奖”。我会再接再厉。
    
    今天很多留学生都羡慕我和UT斯达康的创办者抓住了先机。我曾开玩笑说:“不要光看狗吃肉,还要看狗挨打。”事实上,做任何一件事光凭运气是不够的,我们坚信,运气和机遇是可以自己创造的。特别是在中国,没有吃苦精神,没有对市场的敏感、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就别想有收获。
    
    岁月如梭,转眼间就在祖国度过了10多年的创业时光。回首往事,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时期。同时,信息技术的出现也为中国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加入WTO,将使国家的发展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并为通信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成为华人创造的最优秀的企业,成为世界一流的通信公司,这是我和UT斯达康全体员工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目标。我们会加油,会继续努力!(作者为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个人简历:吴鹰,男,1959年生于北京,数字通讯及数字信号处理专业。1985年赴美留学,获美国新泽西州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曾就职于美国AT&T贝尔实验室,任高级研究员、项目主管。现任UT斯达康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副总裁,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1998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领导和影响亚洲政治、经济变化的50位风云人物。
    
    公司简介:UT斯达康公司是专门从事现代通信领域前沿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通信公司。2000年UT斯达康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当年即以3.68亿美元的年营业额和优异的管理绩效被《富布斯》评为全球最成功的前20名小企业之一。2002年6月,UT斯达康被《商业周刊》评选为2002年度全球IT企业100强。
    
    电话:010-65542030;传真:010-6554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