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1日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东南与俄罗斯、朝鲜交界,北、西、南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毗邻。古为肃慎地,清置吉林省。以境内吉林城而得名。面积18.74平方公里。人口 2690.8万人 (2001年),有汉、朝鲜、满、回、蒙、锡伯等民族。辖1个自治州、8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3个自治县。省会长春市。 独特的地理地貌。吉林省地处边疆近海,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最东端的辉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吉林地处北纬40 以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 优越的生态环境。吉林省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从东到西自然形成东部长白山地原始森林、东中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中部松辽平原、西部草原湿地4个生态区。生态环境呈多样、系统性和可恢复性特点,且保护较好。全省建立29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10.3%。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省内大小河流200多条,分属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水系。松花江、辽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8.6%。小流域治理成绩斐然。 丰富的自然资源。吉林省是“黑土地之乡”。耕地面积 400.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1O。人均耕地0.15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松辽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素有“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有林地面积804.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2.3%,居全国前列。现有活立木总蓄量85012万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非金属矿藏丰富。已探明储量矿产资源83种,油母页岩、硅藻土、硅灰石、镁、铜以及石油等储量均居国内前列。吉林省是中国“八大牧区”之一。草地总面积217.7万公顷,其中未退化草地面积108.53万公顷,是中国商品牛和细毛羊主产区之一。吉林省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长白山是中国重要的野生物种基因库和野生药材基地。有珍贵毛皮动物紫貂、水獭、猞猁、东北虎、金钱豹等,名贵药源动物鹿茸、田鸡、林蛙以及珍贵特产人参、松茸、黑木耳、山蘑、港菜等。人参、貂皮、鹿茸堪称“东北三宝”。人参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9年,国务院授权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吉林省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其主要目标是,通过30年、分三个阶段的建设,形成以绿色经济为标志、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体系,全面展示21世纪吉林省绿色经济强省形象。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吉林省具有丰富、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景色宜人的长白山国家级旅游区,“雄山托天池,林海藏珍奇”,是世人瞩目的神奇之地。区内景点善革,以白头山天地、长白群峰、长白瀑布、长白温泉最为著名。冰清玉洁的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诗情画意,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碧波荡漾的松花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岸绿树叠嶂,湖光山影,目不暇接。辉南三角龙湾,湖水深邃,景色秀美。长春净月潭国家级森林公园,潭水清澈,森林浩瀚,堪称亚洲人工林之最。长白山锦江大峡谷、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场、通榆向海鸟类自然保护区、柳河罗通山风景名胜区、集安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珲春防川风光以及 集安高句丽古迹、长春伪满洲国皇宫和伪满“八大部”遗址、农安黄龙府古城等遗迹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文化明珠镶嵌在吉林大地。近年来,以冰雪、森林、湿地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及边境异国旅游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农业居全国重要地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25亿公斤阶段性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玉米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占农业总值达42%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766个。德大、大成、华龙等龙头企业脐身于全国同行业前列。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订单农业”形成规模,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崛起,“暖棚”农业呈规模化趋势。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大为提高。优质农畜产品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工业经价快速发展。吉林省工业基础条件较好,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237户。长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产品销量居全国之首。吉化集团、长春客车厂、森工集团、长铃集团。吉林化纤、通钢集团、吉林油田等是全国重要的大型骨干企业。汽车、化工两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食品、医药。 电子产业成为优势产业,五个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左右。初步构筑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和中药现代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框架。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全省中型一类以上国有大中型企业,80%完成了公司制改造。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138个。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15户落户吉林。同1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对外缔结友好城市18个国家、42对、建立开发区27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取得显著成绩。 科技教育优势突出。拥有县级以上各类科研机构584个。国家及部委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0个。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士20人。每万人口中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居全国第5位。综合科技发展水平居国内第11位。在生物工程、高分子化学。光学、电子信息、汽车智能、新材料、现代中药等技术创新领域形成明显优势,有的处于前沿位置。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长春地理所等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新组建的高等学校35所。平均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67人,居国内第5位。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20多年间,吉林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98.6亿元,逐年增加到1990年的425.3亿元、2000年的1821.2亿元,2001年突破2000亿元。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14.4亿元,逐年增加到1990年的50.7亿元、2000年的184亿元,2001年突破200亿元。200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640元,由全国第15位上升到第14位,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面向新世纪,吉林省将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人才兴业”战略,坚持‘房效益、广就业、可持续”发展方针,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推进吉林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吉林省政府网站: www.jl.gov.cn
*吉林省侨办:http://wb.jl.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