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即东经118°50'—125°47',北纬38°43'—43°29'之间。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部位,南临渤海、黄海,西南与河北省交界,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东北与吉林省接壤,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半岛相望,国境线长200多公里,南部辽东半岛插入黄海、渤海之间,与山东半岛构成犄角之势。海岸线总长2178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2%;岛岸线全长700公里,占全国岛岸线的5%。辽宁地势大体是由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和丘陵大致分列于东西两厢,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中部为东北向西南缓倾的长方形平原,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海洋。
辽宁的地貌可分为三大区域。东部山地丘陵区,为长白山脉向西南的延伸部分。这一地区以沈丹铁路为界划分为东北部低山地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西部山地丘陵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中部平原区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击而成,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5%。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辽东湾缓缓倾斜。
辽宁地质构造多样,东部太古界分布广泛,属于辽宁省最古老的基底变质岩系,山地多为侵蚀山地丘陵,本区素称辽宁绿色屏障和水源涵养区;西部地质构造较齐全,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均有分布,是全省岩浆活动最剧烈地带,这一地区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加之气候干旱,成为省内主要贫困地区;中部平原为冲积平原和剥蚀低丘沙地,地面组成物质为冲积、洪积、海积相连,辽河及支流浑河、太子河、清河、柴河、柳河、招苏台河等,两岸形成沿河平原,南部形成辽河三角州,北部为辽北平原,本区煤矿、铁矿、石油、天然气等矿藏资源丰富,土壤多种多样,是辽宁的商品粮基地。
辽宁共有大小河流300余条,流域面积在1000至今5000平方公里之间的有52条,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有16条,主要水系有辽河、浑河、太子河、鸭绿江和大、小凌河及沿海诸河等。辽河是辽宁省的第一大河,全长1430公里,流域面积19.2万平方公里。
辽宁省海域广阔,是中国纬度最高、水温最低的海域。辽东半岛西侧为渤海,海水最深32米,冬季水温-1°C以下,盐度低于30‰。东侧为北黄海,平均海深38米,冬季水温0°C以上,盐度32‰。
辽宁省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止山海关老龙头,全长2878公里,其中大陆岸线2178公里。海岸和滩涂类型齐全,功能多样。辽东半岛南部,基岩海岸广布,岸线曲折,潮滩狭窄,海湾众多,适建良港;黄海北岸和辽东湾顶部,淤泥质滩涂连片集中,滩面宽阔水浅;辽东湾东、西两侧,以砂砾海岸间有部分基岩海岸为特征,滩涂缓平,水质清澈,深度适中。
土 地 资 源
辽宁的地貌可分为三大区域。东部山地丘陵区,为长白山脉向西南的延伸部分。这一地区以沈丹铁路为界划分为东北部低山地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西部山地丘陵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中部平原区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击而成,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5%。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辽东湾缓缓倾斜。
辽宁地质构造多样,东部太古界分布广泛,属于辽宁省最古老的基底变质岩系,山地多为侵蚀山地丘陵,本区素称辽宁绿色屏障和水源涵养区;西部地质构造较齐全,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均有分布,是全省岩浆活动最剧烈地带,这一地区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加之气候干旱,成为省内主要贫困地区;中部平原为冲积平原和剥蚀低丘沙地,地面组成物质为冲积、洪积、海积相连,辽河及支流浑河、太子河、清河、柴河、柳河、招苏台河等,两岸形成沿河平原,南部形成辽河三角州,北部为辽北平原,本区煤矿、铁矿、石油、天然气等矿藏资源丰富,土壤多种多样,是辽宁的商品粮基地。
辽宁共有大小河流300余条,流域面积在1000至今5000平方公里之间的有52条,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有16条,主要水系有辽河、浑河、太子河、鸭绿江和大、小凌河及沿海诸河等。辽河是辽宁省的第一大河,全长1430公里,流域面积19.2万平方公里。
辽宁省海域广阔,是中国纬度最高、水温最低的海域。辽东半岛西侧为渤海,海水最深32米,冬季水温-1°C以下,盐度低于30‰。东侧为北黄海,平均海深38米,冬季水温0°C以上,盐度32‰。
辽宁省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止山海关老龙头,全长2878公里,其中大陆岸线2178公里。海岸和滩涂类型齐全,功能多样。辽东半岛南部,基岩海岸广布,岸线曲折,潮滩狭窄,海湾众多,适建良港;黄海北岸和辽东湾顶部,淤泥质滩涂连片集中,滩面宽阔水浅;辽东湾东、西两侧,以砂砾海岸间有部分基岩海岸为特征,滩涂缓平,水质清澈,深度适中。
矿 产 资 源
辽宁濒临太平洋成矿带的北缘,矿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密集、开发较早、利用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现已探明储量的陆地矿产有70种,产地678处,其中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铁、红柱石、菱镁矿、熔剂灰岩、硼、金刚石、玉石、透闪石8种,占有储量大于全国总储量50%的有36种。①黑色及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铁、锰、红柱石、菱镁矿、萤石、熔剂灰岩、冶金用石英岩及耐火粘土共10种,储量约占全国的24.1%,居全国首位。铁矿,以贫铁含铁石英岩为主。已探明保有储量111.8亿吨,主要分布于鞍山的齐大山、眼前山、大孤山,本溪的南芬、歪头山、北台,辽阳的弓长岭。锰矿,均为贫锰矿石。已探明保有储量3856.6万吨,主要分布于辽西朝阳瓦房子及凌源太平沟。菱镁矿,已探明保有储量25.7亿吨,主要分布于海城、营口一带。熔剂用灰岩。保有储量14.7亿吨,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本溪地区。冶金用石英岩,已探明保有储量9544.5万吨,产地仅有石门与南芬2处。②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已探明储量的矿产23种,其中铜、铅、锌、钼是辽宁大宗矿产资源,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和产值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硐,探明保有储量35万吨,主要生产矿山有青城子、八家子、华铜、桓仁、万宝。铅,探明保有储量33.4万吨,主要生产矿山有青城子、红透山、八家子、桓仁。锌,已探明保有储量98.5万吨,主要生产矿山有红透山、青城子、八家子、桓仁。钼,已探明保有储量29.6万吨,主要生产矿山有杨杖子、三家子、肖家营子。银,已探明的伴生银保有储量千余吨。③能源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石油、天然气、煤、石煤、油页岩等。石油、天然气,辽河油田是我国第三大油田,已探明储量并投入开发利用油气田28处,油气保有储量分别为18.3亿吨、669.7亿立方米。煤,已探明保有储量66.4亿吨,主要分布于沈阳、铁岭、抚顺、阜新、北票、锦州、朝阳等地区,省内煤种以气煤、长焰煤及褐煤为主,其中炼焦用煤储量约占31.7%。油页岩,全省保有储量36.6亿吨,主要集中于抚顺东、西露天煤矿的上部层。④化工、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全省已探明储量的有硼、硫铁矿、电石灰岩、含钾砂页岩、砷、磷、泥炭、金刚石、石墨、水晶、硅灰石、滑石、云母、玉石、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饰面石材、高岭土、陶瓷土、膨润土、珍珠岩、沸石、透闪石等。硼,已探明保有储量2667万吨,主要分布于凤城、宽甸、大石桥等地,主要矿石为硼镁石及硼镁铁矿。硫铁矿,已探明保有储量5488.6万吨,主要分布于建昌、清原、凤城及大石桥等地。还有伴生硫的有色金属矿,有储量硫352.5万吨。滑石,已探明保有储量4816.8万吨,主要分布于海城及本溪地区。水泥灰岩:已探明保有储量20.4亿吨,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太子河流域。金刚石,已探明保有储量2169.7万克,主要产地是瓦房店市。玉石,保有储量12.4万吨,著名产地岫岩,因而称为“岫岩玉”。膨润土,已探明保有储量5394.2万吨,主要分布于黑山、凌源、建平及法库等地。
植 物 资 源
辽宁全省林业用地面积567.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9%,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451.1万公顷,占林业用地总数的79.5%;疏林地面积为8.21万公顷,灌木林面积15.5万公顷,未成林、造成林地面积14.2万公顷,,无林地面积77.7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为31%。
水 产 资 源
辽宁近海水生物资源分三大类520多种:浮游生物类107种。其中浮游动物数量全年平均值为134毫克/立方米;海底栖生物类280多种,主要有蛤、鲍鱼、海胆、牡蛎、海参等,主要品种的平均生物量为243.2克/平方米;游泳生物类,包括头足类和哺乳类动物137种,栖息密度总平均值为963尾/网。辽宁沿海渔业资源中,绝大多数为洄游性资源,其越冬地区在黄海中、南部及东部,每年春季陆续洄游至黄、渤海北部沿海各河口区繁殖、成长,冬季再游至越冬海区。辽宁海洋渔业捕捞生产的渔场有辽东湾和海洋岛两大渔场。多年来,由于捕捞过量海域污染等原因,资源变动很大,一些传统的生产品种几近绝迹。近几年,由于采取扩大新渔场,调整作业结构,控制捕捞强度,增建人工鱼礁等项措施,增殖水产资源,已取得了较好成绩,并已着手海域污染的治理。辽宁沿海浅海水域透明度好,年平均值超过5米,最高值可达10米以上;陆域河流携带大量饵料,水质肥沃,具有较好的初级生产力水平;沿海台风出现频率很低,对浮筏、网箱等海上渔业养殖设施影响不大。辽宁近海水域近640万公顷,二级生产力可达320万吨,近海渔业的生产开发潜力相当可观。
辽宁河流水域中有供渔业生产的淡水水面13万公顷,其中水库、湖泊、池沼等小水面2.8万公顷。全省有20万公顷水田可供养鱼、蟹,另有经改造可供养鱼的沼泽地3.3万公顷,还有一些温、冷泉及工业余热水也可养鱼。全省内陆水域共淡水鱼类资源119种,其中典型淡水鱼类97种,河口洄游鱼类15种,咸淡水鱼类7种。
水 资 源
辽宁每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降雨日为90天左右,占汛期的85%,平均降水500多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7.2%。其中8月份阵雨、雷阵雨天气多,时有局部暴雨、大暴雨出现。库区水资源状况:观音阁水库。1998年1月1日蓄水10.7亿立方米,占省属7大水库蓄水总量的43%,是对辽宁中部地区供水的大动脉。白石水库。以防洪、灌溉、城市工业用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总库容量16.5亿立方米,净调节水量4.47亿立方米,可提供工业、生活用水1.77亿立方米,灌溉水田20万亩。引兰入汤工程每年为汤河水库增加城市供水量3020万立方米;阎王鼻子水库总库容是2.17亿立方米,净调节水量1.09亿立方米,每年向朝阳市供水0.68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3.3万亩。石佛寺水库距沈阳市市区约40公里,水库总库容量1.44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使石佛镇以下干流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并可视需要向沈阳市城市供水4亿立方米。东水西调工程通过87.5公里的引水隧洞,将浑江水经浑河流域调入大伙房水库,引水流量每秒60立方米,年调水量18.76亿立方米。
科 技 概 况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目前,全省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6万人,科研开发机构1202个。1999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116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就有470项。在取得的科技成果中,不同程度得到推广和应用的2276项,推广应用率达73%,新增产值479.8亿元,创利税101.5亿元。
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发展。辽宁共有理、工、农、医、体、音、美、财经和综合性高等院校66所。目前,全省高等院校在校学生23.58万人,在校研究生1.05万人。40多所院校同国外的大学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互派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有20多所院校接受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中等教育继续得到加强,全省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学生4.28万人,在校生15.68万人;普通高中465所,招生14.39万人,在校生为39.92万人。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全年扫除文盲2.35万人,基本上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文化事业进一步活跃。目前,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8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6个;公共图书馆129个,博物馆30个;档案馆159个。
全省有省市级广播电台16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转播台3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7.82%;全省有省市级电视台15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88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7.67%。1999年,全年共出版报纸85种,总印数11亿份;出版各类杂志277种,总印数1.33亿册;出版图书5256种,总印数2.26亿册。
卫生事业在改革调整中继续发展。全省共有卫生机构6614个,个体门诊5380个,医疗床位19.4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2.95万人。预防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全省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16个,卫生技术人员.23万人;妇幼卫生机构107个,卫生技术人员0.31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1999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辽宁省运动员共获得14个世界冠军、22个亚洲冠军、82个全国冠军。全民健身活动稳步推进,全省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1760万人。
辽 宁 旅 游
辽宁省是中国文物大省之一,人文历史、自然景观资源都很丰富。这里有距今近30万年的营口金牛山遗址;这里有与北京故宫齐名的沈阳故宫和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这里还有以雄奇险峻和战略位置重要而遐迩闻名的九门口长城。名山、秀水、奇石、异洞遍布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冰峪沟、鸭绿江、金石滩和亚洲最大的本溪地下水洞等风光名胜久负盛名。大连、丹东的近代战争遗址和西部的秦、汉、魏、晋、辽、明、清史迹驰名海内外。辽宁省现有文物古迹1.13万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处。近年来,辽宁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如蒸气机车旅游、康复疗养旅游、仿古旅游和商务旅游等。各地举办的民间节庆活动也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最著名的有大连国际服装节等。现在,辽宁省已成为中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现有旅游饭店3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175家;旅行社370多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8家。国际旅游业取得新成绩,1999年共接待旅游、访问、人事商务及各项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49.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亿美元。
交 通 概 况
近年来,辽宁省投放巨额资金,用于港口、机场、铁路、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投资环境日益完善。五个港口(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与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六个机场(沈阳、大连、鞍山、锦州、丹东、朝阳)与日本、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乡乡通公路,公路总里程4.5万多公里,公路密度居中国各省市之首;目前已形成了以港口为门户,铁路为动脉,公路为骨架,民用航空、管道运输、海上运输相配套的四通八达的综合立体交叉运输网。
1999年运输生产保持持续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周转量451.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9%;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3亿吨,比上年增长13%。
辽宁省14个省辖市和44个县(市)全部开通了国际、国内程控电话,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1999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8.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9.7%。全省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达795万门,形成了以数字微波为主、以沈阳为中心的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干线传输网。此外,三类传真、数字传输、无线寻呼、移动通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也发展迅速。
海 洋 资 源
辽宁海岸线全长2878公里,其中大陆岸线2178公里;共有岛屿506个,岛屿岸线700公里,岛屿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其中负15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滩涂面积2070.2平方公里。全省海洋生物资源得以利用的经济种类约80多种。全省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硫、岩盐、锰结核、滨海砂矿等。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辽东湾,石油资源量约6—7.5亿吨、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已探明的石油储量1.25亿吨、天然气135亿立方米。滨海砂矿主要品种有金刚石、沙金、锆英石等,沙金矿主要在鸭绿江口,金刚石矿主要在长兴岛沿海。
辽宁海岸类型多,怪石嶙峋,礁林错落,秀峰异洞,水质清澈,天然海水浴场众多,滨海旅游资源丰富。
行政区划辽宁省辖14个市、44个县(含县级市16个)。14个市分别为:沈阳市(含新民市、辽中县、法库县、康平县)、大连市(含瓦房店市、普兰店市、长海县、庄河市)、鞍山市(含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抚顺市(含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市(含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锦州市(含凌海市、义县、黑山县、北宁市)、辽阳市(含辽阳县、灯塔县)、丹东市(含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营口市(含大石桥市、盖州市)、铁岭市(含开原市、铁法市、昌图县、西丰县、铁岭县)、朝阳市(含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左蒙古族自治县)、阜新市(含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盘锦市(含盘山县、大洼县)、葫芦岛市(含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
辽宁省省会沈阳市位于本省中部,人口662.4万。它是辽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
*辽宁省政府网站: www.ln.gov.cn
*沈阳市侨办:www.syqw.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