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在华交会部长论坛上的讲话
2004年7月26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等有关部门主办的第二届华商会在辽宁举行,得到了海内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和华商的积极响应,我代表科技部部对与会全体代表表示欢迎,对组织会议的有关部门与辽宁省政府表示感谢。 “华商会”旨在推动华侨华人技术与资本的联合,吸引华侨华人参与中国经济建设并来华创业。第二届“华商会”在总结首届“华商会”在浙江召开的成功经验,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以“互动、创新、合作、发展”为主题,我相信,本届华商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本次论坛上,我想结合国家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大目标,向各位介绍国家科技部历年来对东北地区高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的支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以及对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支持,期望通过与各位的交流,共同推进东北地区的发展。 中国在开放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决心开发自己地民族高技术业,把它看作是保持国家独立,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十年来,中国的R&D投入占GDP的比例从0.5%增加到1.3%,中国科技部从1986年开始建立了旨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即863计划,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发高技术产品,在信息,生物,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资源与环境等六大领域推动中国高技术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又把这一计划的经费支持强度大幅度增加。这个计划的执行,使中国具备了研制与生产大型高性能计算机,大型电话程控交换机,高速光通讯骨干网,先进的敷字程控机床,第三代移动电话及其基站设备;掌握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等重要软件的设计技术,以及数字电视技术,部分生物制药和疾病检测技术等。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几乎百分之百的城市电话交换机,百分之百的彩色电视都是国外的产品,但现在,在中国,几乎百分之百的城市电话交换机和绝大多数的家用电器都是中国自己的产品。 科技部还通过国家攻关计划支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制造业信息化,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生物技术等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 “十五”前三年国家通过上述科研计划对东北三省一市支持经费总额11.77亿元。其中863计划、攻关计划分别为4亿元和2.54亿元。例如在先进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科技部与沈阳市政府开展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示范工程”,开发了数字化虚拟设计框架建模、系统性能分析、基于Internet的远程设备监测和诊断体系结构等关键技术25项。自主开发应用支持系统软件27套,开发完成了磁悬浮列车轨道加工生产线、螺旋CT、8000W大功率激光加工设备,QD128燃气轮机等12项重大装备产品。在机床、鼓风等8家装备制造示范企业中,开展了数字化设计技术、数控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示范,使示范企业主导产品平均缩短设计周期25%—30%,缩短制造周期20%—30%,降低成本10%以上。8家示范企业70%的主导产品实现了数字化设计;示范企业不同程度开展了MRP/ERP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政府以专项资金的方式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是发达国家多年以来开发新技术、孵化新企业的成功经验,1998年,在国内外很多人士建议下,国家决定引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这种新的支持方式。由科技部与财政部共同组织,并于1999年5月正式启动。创新基金分别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不同的方式资助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从1999年至2002年,无偿资助的项目共有2802个,占所有资助项目的74.78%。贴息方式主要针对较大的企业进行。各种资助总金额33亿元,平均项目资助强度66.7万元,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开始显现。根据我们的初步统计,在已经完成验收的1690个项目中,创新基金共资助9.1亿元,资助后的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69.2亿元,增长了14倍,上缴税金达到33.3亿元,增长了18.5倍,新增加就业人数6.7万人,增长了1.5倍。 从1999到2003年,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共立项项目467项,支持金额32510万元。截止到2003年底,东北地区项目已验收141项,验收合格率为91.5%。与立项时相比,新增就业人数1万余人,企业总资产规模达到61亿多元,年度上缴税金达到3.9亿元。 创新基金的资助促进了东北三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据对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正在执行中的213项统计,项目产品进入市场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总资产和年利润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辽宁省106家受资助企业总资产增长126%,年利润增长107%,吉林省56家受资助企业分别增长95%和12%,黑龙江31家受资助企业分别增长82%和25%。 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求。科技部还通过实行火炬计划推动全国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技术产业.从1991年初创到现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1991年到2003年,全国53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从90.0亿元增长到20000亿元。十年来,国家高新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达到近50%,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所在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基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东北地区现有7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高新区,分别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大庆、吉林、鞍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7个国家高新区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带动地方科技与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东北地区7个国家高新区共实现工业增加值582亿元,同比增长35.8%;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33%;上缴税额173.2亿元,同比增长25.1%;出口创新23.2亿美元,同比增长29.6%。东北7个国家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大多高于同期全国高新区的平均增长速度。 东北地区的7个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各具特色。大连高新区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积极参与中国、日本、韩国软件产业的合作;鞍山高新区依托鞍钢技术力量发展高技术产业;长春高新区在建立汽车城和生物医药城科技创新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吉林高新区积极发展精细化工及相关新兴产业;哈尔滨高新区积极参与中俄科技产业化合作;大庆高新区通过发展石化及相关科技产业,为本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做出贡献。 各位来宾,2003年中国政府做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这是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东北地区将是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中国工业化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众多的技术人才,是富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从科技资源来讲,东北拥有各类大学154所,高校、研发机构41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国家级高新区7个,专业技术人员270多万A。 科技部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作非常重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在与东北三省科技厅一起,启动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科技行动”,这项行动,包括加快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安排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促进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和改造;加快东北7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建设,进一步增强高新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各位来宾,我殷切希望,各位通过参加这次论坛,了解东北三省在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中已有的工作基础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入考察东北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也希望各位带来国际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共同促进技术与各方面资本的融合,科技部愿意与东北三省的政府科技部门一起,通过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刚刚启动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科技行动”,与各位通过各种方式合作,既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各位在东北找到一块新的发展天地。最后,祝本次论坛取得丰硕成果,祝各位事业有成。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