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澜湄河畔边贸合作进入快车道

2004年10月18日

     
    华声报讯:就在国务院批准中国通往老挝的国家级陆路口岸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正式启动口岸签证工作之际,泰国清莱府商界人士朗西汉姆·皮塔10月17日呼吁中方在西双版纳景洪港开办口岸签证工作。
    
    皮塔说:“景洪是泰国进入西双版纳的主要通道,每年都有很多泰国游客和商人通过景洪进入中国,然而由于景洪不能办理正式的出入境证件,这给泰中两国的边贸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据新华网报道,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均纷纷加快同西双版纳的边贸交流,以争取把握进入中国市场的先机。
    
    在云南景洪举行的2004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上,西双版纳进出口商会会长撒蕊说:“近年来,澜湄两岸国家的政府及企业间交往明显增多,对彼此的政策制定与实施都进行了越来越充分的沟通,加强边贸合作的心情急不可耐。”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9月,西双版纳共接待游客210.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4.2%,旅游综合收入1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与此同时,该州的对外贸易也呈现出喜人的发展趋势,其中,磨憨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关累边境贸易区则比去年同期增加90.86%,实现进出口贸易额2.7亿元。
    
    西双版纳副州长黄姗说,由于中、老、缅、泰等国的边境地区自去年10月和今年1月开始对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以及400多种商品实行零关税,西双版纳在口岸贸易方面的优势已逐渐明显。此外,农业合作在澜湄两岸也是如火如荼,中国每年都会派大量技术人员到老挝对当地人民进行橡胶、水果和蔬菜技术培训。
    
    老挝国家商会琅勃拉邦省分会代表洪平·帕盆赛在边交会上极力向中方企业推荐该省产品,表示希望在包括玉米、芝麻、苎麻在内的110种产品上同中方合作扩大贸易。
    
    由于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西双版纳全境,使西双版纳成为通往下游各国的咽喉,以西双版纳为核心向外辐射,加强水陆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沿岸各国的共识。
    
    目前,在西双版纳966.3公里长的国境线上,有60多个通道与境外相连。西双版纳总商会会长刀新华说,基础设施的改善为西双版纳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保障。中国大西南借道西双版纳进入东盟,比海上通道平均缩短里程3000公里以上,减少运输成本一半左右。
    
    撒蕊指出:“由于澜湄两岸的文化与习俗十分相似,在贸易中强调诚信对等原则,再加上已经过10多年的交流与磨合,这一区域的合作步伐现在迈得越来越大,前景越来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