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有望在11月签署货物贸易协议
2004年10月22日
华声报讯:商务部副部长安民10月21日在北京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2002年启动后,双方进行了多轮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双方有望于今年11月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 安民21日就即将在广西南宁举行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有关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货物贸易协议签署后,中国与东盟将按期在2005年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据新华网报道,自由贸易区是指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在中国和东盟10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范围内,货物贸易关税将进一步降低,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投资和贸易将更加便利。 据了解,今年9月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双方已就货物贸易协议的主要内容达成原则协议,同时在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方面的谈判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那次会议上,东盟各国部长一致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扫清了货物贸易谈判的最大障碍,极大地推动了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为谈判如期结束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启动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谈判。2003年以来,双方进行了多轮磋商。 安民说,东盟各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国与东盟一直是和平共处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高度重视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不断发展深化的结果,体现了双方加强睦邻合作的共同愿望,反映了中国-东盟经济联系不断深化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双方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1990年以来,中国-东盟贸易额以年均约20%的速度递增,200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782亿美元,东盟已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头9个月,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5.6%,今年有望提前实现双方领导人提出的到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