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最古老对越通商口岸呈现新活力
2004年10月27日
华声报讯:近年来,广西最古老的对越通商口岸——水口口岸边境贸易发展呈现出崭新活力。据商贸部门的统计,水口口岸的货物进出口货物量从1994年的1.88万吨增至2003年的35万多吨,增长了近20倍。 水口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位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西端,与越南高平省驮龙口岸仅一河之隔,是中国商品进入越南以及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陆路口岸之一。 据长期研究龙州历史的原龙州县博物馆副馆长黄德尤介绍,19世纪末中法战争结束后,龙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到1937年,全县共有21处圩场,商户有2148家。龙州被誉为“边寨不夜城”。 据新华网报道,上世纪70年代末一度关闭的水口口岸,自1993年恢复对越南进出口贸易以来,边境贸易额增长迅速。在现场可以看到,在连接中越边境的中国水口口岸和越南的驮隆口岸一座雄伟的大桥上,一辆辆满载锰矿、铁矿和水果的汽车长龙似地进进出出,川流不息。 与广西龙州口岸毗邻的越南高平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崇左市商务局副局长严耀新说:“近年来,越南放宽了产品出口的限制后,越南每年从水口口岸进入中国矿产品在10万吨左右,使这里在短短的时间里一举成为广西沿边最大的矿产品进口基地。” 来自崇左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水口口岸累计进口矿石约18万吨,来自广西柳州、云南昆明和重庆市的一些大型钢铁企业都到这里采购矿石。 自2001年来,中国热带及温带水果经过广西水口口岸出口越南持续快速增长,已连续3年在该口岸出口商品中占据绝对优势,成为中国水果对越出口的第一大口岸。 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对越出口各类水果4615.6万美元,而经过水口口岸出口越南的水果就达到2221.1万美元,占同期该类商品对越出口总额的48.1%,居全国各陆路边境口岸之首。 去年以来,龙州县政府连续推出了发展口岸经济的两大举措:全面优化服务,采取水口口岸主动与越南方面对接,将边贸通关时间延后一个小时,以适应时差不同的越南方面口岸工作时间;积极推动与越南之间的协作,相继实现了龙州与越南高平公路客货直达运输,龙州县农行与越南高平农行互办对外结算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