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成为东亚经济新动力
2004年9月24日
来自第二届东亚商务论坛的消息表明,中日韩三国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已成为推动东亚经济合作的新动力。 论坛期间,中日韩三国与会城市、企业代表分别围绕东亚城市群与经济合作、城市经济的产业特点与合作前景等热点问题展开专题研讨,一些城市就建立和完善城市间的协作、交流达成了共识。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其主题演讲中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区域合作不断加强,而东亚经济的区域合作则有待加强。目前中日韩三国间贸易量仅占三国贸易总量的20%,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区内贸易已占其贸易总量的40%,欧盟的内部贸易占其贸易总量的比重更高达60%。 龙永图认为,去年召开的中日韩三国政府首脑会议标志着东亚经济合作已进入了新的阶段。与此前的“以市场推动为主要动力,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区域经济合作不同,在三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东亚经济正朝着更为有效的体制性合作迅速迈进。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明,地方城市政府也已积极行动起来。 日本经济产业省通商政策司审议官桑原哲说,以前,国际经济合作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上。近来,以地方城市为主体、推进国际合作的动向非常活跃。地方城市的广泛参与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力量。 承办此次论坛的中国无锡市的市长毛小平认为,城市是产业聚集的载体,是产业链、供应链的连接点。城市已成为承接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必然平台,以地方城市为主体推进国际合作,正在成为推动三国经济合作的新动力。通过深入开展东亚地区的城市产业合作,截至今年7月,无锡市已设立日资、韩资企业1100多家,协议注册日资、韩资超过35亿美元。 据韩国昌原市经济通商局局长朴钟勋介绍,一个由中日韩三国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内的10个具备机械产业特色的城市结成的城市联合体正在酝酿之中。朴钟勋表示,虽然目前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存在很多不足,然而中日韩三国拥有悠久的交流历史,是世界上文化同质性最紧密的地区,近年来三国经贸合作不断加强,未来很有希望形成区域经济共同体。因此各国城市间加强经常性的协商、交流与协作,共同推动统一经济与共同市场的形成。(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