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中国携东盟拓展区域经济合作新局面

2004年11月5日

    
    来自国家商务部最新消息,中国将与东盟10国领导人明日将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推进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国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将于2005年如期全面启动。
    
    此举将意味着,历时两年,一个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宏伟愿望,终于在中国与东盟10国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历史性转折。
    
    据了解,按照上述协议和计划的约定,从明年1月1日开始,中国与东盟10国对所有产品的降税进程将全面启动,以农产品为主的600项产品的关税将于2010年降到零。
    
    WTO缺陷催生亚洲新格局
    
    经济区域化正成为近十几年来全球性的趋势,然而在主要的经济大国里中国可能是此前唯一一个没有加入任何制度性区域安排的国家。对此,国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认为,“中国被排斥在这个区域化趋势以外,它势必会受到一些伤害。比如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就取代中国成为对美国市场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商务委员会秘书长许宁宁是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的专家。他回顾,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中国不仅要加入WTO这个大家庭,而且还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有所作为。在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开放和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大波澜壮阔的举措就是:与周边东盟携手。
    
    对于这个正在日益成型的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他预计,到2010年建成后,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同时成为继欧盟和北美自贸区之后的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企业走出去看好东盟
    
    许宁宁说,建成后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相比于欧盟和北美自贸区更开放的自由贸易区。据其介绍,在2010年前,中国-东盟对区域内所有成员国的投资者适用国民待遇原则,并向成员国开放所有产业,2020年起则适用于所有投资者。
    
    “从法律上讲,自由贸易区是对WTO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WTO通过关贸总协定第24条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认可了这种例外,同时也对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必要的规范和约束。”他说,为保护国家安全及公共道德、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障个人隐私权等可列入全面例外清单。农业、林业、渔业及矿业等可列入暂时例外清单,于2005年前开放。金融、电信、公共服务等将列入敏感清单,将依WTO承诺逐步开放市场。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目前东盟跟中国贸易额远远低于中国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额。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先和东盟建立这样的自由贸易区呢?
    
    许宁宁认为,中国和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系的政治障碍大于经济障碍,而选择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则是既有政治利益又有经济利益。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目前比例不高也正反映了相互间潜力还很大。
    
    国家商务部近日公布的资料也显示,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劳务等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自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一直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其中,2003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8%。今年1-9月,双边贸易额达到754.53亿美元,同比增长35.6%。东盟已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今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
    
    据了解,中国与东盟近年在相互投资方面也有较快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东盟国家来华投资累计达340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4%。此外,中国企业在东盟10国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近10亿美元,涉及建筑、饭店、电子、矿业和运输等广泛领域。
    
    在中国驻泰国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庞荣谦先生看来,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一个有着11个国家、18亿消费者的大自由贸易区。“为双方的企业增加了贸易机会,也拓展了更广阔的贸易空间,在消除贸易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以后,双方商品、技术、人员和资金的流通都会更加方便、更加自由。”
    
    区域内经济重新洗牌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推进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的签署,只是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按照计划,要到2010年自由贸易区才能建成。这中间可能会面临哪些困难呢?
    
    许宁宁认为,东盟作为一个由11个国家组成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在建区过程中大家之间协调得是否顺利直接影响到设区的过程。“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分别跟东盟在谈自由贸易协定,这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影响的。”
    
    在国家发改委研究院外经所叶辅靖主任看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除了要排除外部干扰因素,东盟内部的11国之间还需要找到一个和谐发展的平衡点。
    
    许宁宁认为,这需要在其内部这样一个区域内进行重新洗牌,对经济结构进行大的调整,从而整合资源、强化优势。“应该预见到,虽然各国的国家体制、社会环境各不相同,但建区后各国相互之间的基本经济规则、市场规则是相同的。”
    
    叶辅靖分析,由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具有相同的国内工业结构,区域内各成员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职工与企业都需要调整,尤其是中小企业。(来源/南方日报,作者/郑子轩、沈晓飞)
    

相关文章
  · 东博会开辟中国与东盟合作新平台
  · 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搭乘中国经济增长快车
  · 东博会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平台
  · 中国企业瞄准东盟市场展示高质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