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中国东盟博览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多少商机

2004年12月15日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11月3日-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举行,这是中国政府为全面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方自由贸易区谈判和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而采取的一项具体行动。
    
    东盟各国政要看好博览会
    
    东盟作为世界新兴工业化的代表地区之一,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和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商务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关系发展顺利,双方在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劳务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东盟已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双方贸易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而今年1-9月,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额达到754.53亿美元,如今,东盟已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东盟第六大贸易伙伴。今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额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国外投资成为博览会亮点
    
    博览会期间,组委会共安排了近20场项目推介会和投资机遇洽谈会,不但吸引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众多客商,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和韩国、日本、沙特以及欧美等国家的客商也纷至沓来,穿梭于各推介会的会场。
    
    11月4日分别举行了两场重要的项目签约仪式,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签订合作项目131个,签约金额共计55.45亿美元。签约仪式由东盟副秘书长马苏尔主持,东盟10国的商务部长出席签约仪式并为项目签约作见证。有越南、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8个东盟国家参与了签约,而且8国均有在华投资项目。本次签约的项目,多数的单个项目投资数额巨大,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有23个;投资金额超亿美元的有7个。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4个东盟国家各有一个对华投资特大型项目签约,总投资4.7亿美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近1.2亿美元,投资领域集中在基础设施、工业、旅游开发等。欧美企业在本次博览会上也收获颇丰,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瑞士共签订了8个项目,对华投资2.21亿美元;美国企业签订8个项目,投资1.68亿美元。此外,沙特、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分别与中国各省市企业签订经济合作项目。
    
    首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共签约98个项目,印尼、新加坡、泰国等7个东盟国家和日本、沙特阿拉伯、美国、英国等11个国家以及中国的港、澳、台地区的近百家企业,分别与我国各省市企业进行签约,项目总投资达25.8亿美元。其中,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有29个。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项目共44个,总投资达9.1亿美元。这表明,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的活动,得到东盟各国及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同和参与。
    
    国内投资合作成为焦点
    
    11月5日上午,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三场签约仪式,即国内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广西人民会堂举行,共签约国内投资合作项目100个,总投资达417.8亿元人民币。值得关注的是,民营资本参与投资成为主流,共有55个项目,投资额260亿元,占本场签约项目总投资的57%。作为国内大型知名企业的广东梅雁集团、四川新希望集团、新疆广汇集团、安徽海螺集团也分别签约45亿元、25亿元、8亿元和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项目。
    
    中直企业、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和北京、上海、湖南的资本开始重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且出手大方。其中中直企业签约94亿元、北京31亿元、上海22亿元、湖南19亿元。四川、贵州两省的民营企业看中广西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便利条件,加大了与广西的投资合作,分别以31亿元和11亿元的投资项目跻身第三位和第八位。从签约项目情况可以看出,不仅东部地区的企业积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东盟市场同样对西部地区企业有极强的吸引力。同时也表明,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给国内各大企业和客商带来了无穷商机,也使西部地区成为国内大企业和客商关注的焦点。
    
    旅游推介巧借东风
    
    旅游曾经是东盟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这种“景点开路,投资跟进”的方式如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随着中国民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东南亚国家作为旅游首选目的地,来华的东南亚国家游客也日益增加。对此,东盟秘书长王景荣认为,这种“人与人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
    
    在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东盟各国的旅游公司推出很多特色项目以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老挝商人达拉翁说:“旅游是‘无烟工业’,不少商人正是在旅游中获得信息,发现商机后攫取‘第一桶金’的。老挝首都万象的标志性建筑--中老文化中心已经成为旅游者最热衷的地方。”新加坡金航旅游业有限公司入境旅游部总经理庄委霖说,他们现在推出了更多具有针对性的项目,比如针对学生的英语夏令营,适合政府和企业高层人士的商务考察游,包括医疗、企业管理、教育等多个行业在内的培训游等。
    
    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和越南等国也借博览会的东风,力图开拓中国旅游市场。柬埔寨在旅游推介会上大力推荐包括吴哥窟在内的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风光。越南政府和旅行社在博览会上设置了10多个展台,向中国游客展示其旅游产品。菲律宾驻香港领事馆旅游官员黛丝说,今年1月到8月,中国赴菲律宾的游客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9%。这些数字令人振奋,也令我们有更多的期盼。
    
    国内机械制造业“东南飞”受青睐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展馆内外各类精彩纷呈的大小型机械展,令向来头疼于机械制造业匮乏的东盟各国客商一见之下立即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一来二去,言谈间,中方和东盟方不少机械制造业客商很快就擦出了“火花”。中方机械制造商普遍认为,已到了“东南飞”的最好时机。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长丰汽车等一批湖南明星企业,沈阳机床、沈飞等200多家辽企也代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光荣与梦想”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隆重登场。手扶拖拉机、振动压路机、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在本届博览会上令东盟客商特别关注。据了解,一些东盟国家存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状况,这也正是国内企业开拓东南亚农业市场的大好时机。柬埔寨、老挝、缅甸三个农业国的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仅占10%,急需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迫切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目前,已是中国机械制造业‘东南飞’的绝好时机。”中方机械制造商普遍认为。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东盟国家也开始把吸引投资的目光转向中国。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泰国、印尼、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国家也纷纷举办各类活动,“游说”中国企业前去投资。参会的一个泰国官员表示,欢迎中国企业投资泰国的农业、汽车、电子电信、服务业等行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金早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成功,呈现了“五大特点”:一是中国和东盟10国的政府和企业均积极参会;二是经过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博览会已初步成为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效交流合作平台;三是参会参展宾客规格高,企业素质好,布展水平体现了专业化和国际化。博览会有3位中国领导人、5位东盟国家领导人出席,参会的国内外副部级以上贵宾超过100人。参展企业中,有世界500强企业19家,具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企业164家。展馆布置由一批国际一流的设计及搭建商承担;四是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办展机制。首届博览会已与3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五是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博览会同期举办,中国与东盟10国政界和商界代表约800人参加峰会。
    
    在国内外商家眼里,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产品展览会,更是一个商机无限的经贸平台。甚至有人认为,横空出世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中国、东盟形成全球第三大“无障碍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加速器”,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客商可以借助博览会进行经贸沟通、投资推介和实现经济互补。(来源/中国企业报,作者/彭剑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