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中国东盟筹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日韩不甘落后

2004年12月15日

    
    中国对东盟的经济影响力,已经牵动了美国及日本的神经。
    
    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东盟首脑峰会上,中国更主动提出要牵头研究筹建东亚自由贸区,将中国与东盟这个涵盖20亿人口的大市场进一步扩大。
    
    1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上发表讲话指出,“东盟经济共同体”进程已经启动,中国-东盟就货物自由贸易达成共识,日、韩正与东盟商谈自贸区,中日韩也在就三国自贸安排开展联合学术研究。他说:“这些进展为建立东亚自贸区奠定了基础。中方愿牵头启动东亚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学术研究,并于2005年4月在北京举行专家组第一次会议。”
    
    创建全球最大自贸区
    
    在11月29日举行的第八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10+1)上,中国与东盟签订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及与此相关的《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此前,双方已经在11月27日签订了《交通合作备忘录》。
    
    三项协议的签订为2010年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扫清了道路,这个自由贸易区将拥有20亿人口,经济规模达到2.4万亿。中国与东盟各国将在明年开始减低区内贸易征收的关税,到2010年前,区内关税将降低到5%至零关税。
    
    同时,东盟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弃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产生的三个条款。
    
    事实上,温家宝总理去年在巴厘岛建议的2005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达至1000亿美元的目标已提前一年完成,目前双方正努力将双边的贸易额推上另一个台阶——2500亿美元进发,东盟秘书长王景荣称:“如果我们进取一些,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在5年之内,可以超过2500亿美元。”
    
    出席东盟峰会的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指出,中国-东盟签订《货物贸易协议》后,将在明年7月1日起全面调低关税;其它自贸区的服务贸易及投资,都可以谈,货物贸易协议中的敏感产品豁免名单,还可以减少。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预期会大幅增加。
    
    大会上没有宣布协议的具体内容,据透露协议将商品区分为“常规贸易商品”、“敏感性商品”及“高敏感性商品”。从明年7月开始,中国及东盟成员国将开始削减常规贸易商品的关税,至2010年降至零关税。至于各国选择保留的400项敏感性商品,关税将在2012年起削减,并在2018年降至5%至零关税。
    
    对于2500亿美元贸易额的目标,崔天凯回答说:“这完全有可能,但我们没有提出具体目标,数字是很重要的指标,但我们同时关注经贸活动的实际进展。”至于目前中国对东盟的贸易出现逆差,中国增加进口东盟的农产品,但东盟对我国的工业产品进口仍有较多限制,崔天凯说应该一步步走,相信发展会超出大家预料。
    
    东盟秘书长王景荣表示,中国-东盟签定《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后,双方的贸易量会进一步增加,其中的重点是东盟国家同意接受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每当有反倾销的纠纷,东盟将以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待中国,而不能再指控中国产品有国家的补贴,中国企业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东盟贸易伙伴说,这是我们降低成本的结果,不相信可以自己来我们的厂房看看。这对中国很重要,否则东盟国家在货物贸易协议之内,仍可以设置很多限制。”
    
    王景荣表示,此次签订协议另一重点,是中国及其它东盟国家,都同意让低度发展国家延迟实施零关税。低度发展国家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及越南,考虑到它们的经济未能承受关税减至5%以下,所以需要更多时间及支持,中国及东盟中的已发展国家已同意,给予这些国家3-4年的时间,延迟实施零关税,同时中国及东盟中的已发展国家,会增加对低度发展国家的投资。
    
    虽然低度发展国家希望延迟实施零关税措施,但是次峰会的东道主老挝则是例外,老商务部长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老挝虽然是欠发达国家,但由于工业受中国产品影响不大,希望早日与中国建立自贸区,让老挝的农产品及手工艺品,可以增加出口到中国,同时进口中国的价廉物美的工业产品,改善人民生活。
    
    日韩不甘落后
    
    中国对于东盟的政治及经济影响,已引起美国及日本的关注。美国未能参与东盟峰会,只能观望,日本则一方面积极与东盟商讨加强经贸关系,另一方面宣布停止对华经济援助(ODA)。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1月28日在万象表示:“对华的ODA已经到了该毕业的时候了,中国经济现在发展顺畅,我希望中国早日成为对华ODA的毕业生。”这表明了日本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停止对华ODA的想法。
    
    日本对华经济援助开始于1979年,此后日本一直是中国的最大经济援助国。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全面调整其ODA政策。2000年,日本开始大幅削减对华ODA额度,并且取消了对中国的资金优惠划拨方式。日本国内有关停止对华ODA的声音也越来越强。自1979年,日本对华经济援助总额达3.33万亿日元(约2666亿人民币)。
    
    外交部长李肇星回应日本停止经济援助中国时说,中国人要靠自己,同时欢迎外国朋友的支持;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则称,中国的情况与80年代已有很大的差距,预计日本停止对华经济援助的影响不大。
    
    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则称,经济援助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扶助政策,中国虽然仍是发展中国家,但经济发展令人瞩目,加上中国本身也有能力经济援助东盟,故是时候停止,他强调与中国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中日韩三国政治及经济关系微妙,但中国一直保持加强合作的积极性。
    
    温家宝在“10+1”领导人会议的发言中指出,要建立中国-东盟能源部长对话机制,充分利用东盟-中日韩能源部长会议,就稳定能源供应、确保运输安全等进行对话与合作。
    
    在同日举行的“10+3”领导人会议发言中,温家宝则称,要确立东亚共同体为“10+3”合作的长远目标,中国赞成东盟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提出的举行东亚峰会的倡议。支持马来西亚作为第一次峰会主办国,支持东盟在10+3与东亚合作进程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中方又愿意资助“10+3”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研究,同时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合作有利于推动私营部门参与东亚合作。中方愿在明年举办“第一届东亚促进中小企业投资高层研讨会”,研究东亚中小企业合作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相比之下,日本作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倡导国其推动区域合作的步伐略显落后。在与中国签订旨在建立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协定后的第二天,东盟10国领导人同意与日本展开自由贸易谈判。
    
    11月30日,东盟10国领导人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就双方于明年4月开始自由贸易谈判一事达成一致。谈判将把中心放在削减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与东盟国家之间关税壁垒的问题上。此外,东盟还计划明年与韩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有日本媒体认为,日本是因为碍于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而行动缓慢。不过王景荣则认为美国在经济上对东盟的影响一时仍不能被其它力量所取代:美国仍是东盟第一大的贸易伙伴,事实上东盟与美国的贸易量,每年仍有15%-18%的增长。即使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2500亿美元,仍难追上美国,因为美国会陆续有新产品及新技术输入东盟,这些产品作价较高,将大大提高贸易额。(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罗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