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十国商机扫描
2004年12月15日
马来西亚:高科技合作是重点 投资设厂 2003年马来西亚政府继续实施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这对中国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设厂是十分有利的。马来西亚制造业中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制造业占47%,主要包括食品制造业、饮料及香烟产品业、纸及纸产品业、非金属矿产品业、树胶产品业、工业化学业、塑胶产品业、石油产品业、基本金属业、铸造金属业以及交通配备业。这也是中国企业值得关注的进入马来西亚合作的行业。 石油化工 马盛产石油,但石化工业相对薄弱,中国公司可在石油化工方面进行投资与合作。马来西亚是世界棕油大国,但大部分棕油是粗加工后出口,因此在棕油加工、油脂化工、棕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方面潜力很大。此外,马水产资源、热带农业和经济作物资源富饶,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处处有商机。 高科技合作 高科技领域应是对马来西亚投资和合作的重点。马来西亚正在筹建太空中心,中国公司可在航天和卫星研制、发射等领域进行合作。此外,马来西亚还在筹建生物谷,发展生物工程产业,中国公司可以通过技术投资方式,参与这一新兴产业。中国的信息技术公司还可利用马来西亚多媒体走廊的优惠政策,在马亚西亚开发软件。 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今年1月中旬李岚清副总理访马期间的建议,中马两国将联合成立一家跨国投资公司,协助东南亚比较落后的国家如缅甸、柬埔寨、越南和老挝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兴建公路、铁道、通讯、能源以及发电站等基础设施,在资金、培训和管理方面提供支持。 泰国:喜欢购买中国商品 今年初,泰国农业银行下属的泰国农业研究中心公布了对53个行业2003年发展潜力的预测。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包括:草药制品、速食面、汽车和汽车零配件、酒类、水泥、移动电话、剧院、天然橡胶、建材、建筑、房地产和果汁。 机床及零配件需求大 自泰国经济复苏以来,泰国的汽车工业、电子和电器工业、金属加工业、模具制造业快速发展,对机床的需求在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对机床的零配件及附件的需求量也很大,机床零配件及附件的年进口总值约1.86亿美元,占泰国机床进口总值的28%。 化肥依赖进口 泰国化肥生产还没有形成规模,主要依赖进口,每年需进口各种化肥约600万吨。进口的化肥主要用于稻米、杂粮、水果、果树、蔬菜、花卉等。泰国对农用化肥的进口实行免关税和增值税的政策。 基础设施工程多 泰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少基础设施项目纷纷上马,不仅为中国出口钢材、建材和机电产品提供机会。还是中国重要的海外承包工程市场之一。中国企业可以承揽到的项目涉及房地产、公路、桥梁、冶金、水利、码头、航道疏浚、钻井等领域。 新加坡: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市场大 新加坡产业结构单一,其制造业以电子和炼油业为主,其它制造业在经济成分中所占比重较低,电子和化工行业又主要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新加坡政府决定今年大力发展生化医疗科学产业,希望该产业能够成为新加坡经济第四个重要产业。中国工业部门齐全,在航空航天、生命科技、中医药、信息产业、消费类电子产品、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高效节能产业、环保技术、海洋高新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产品技术日趋成熟。中国高科技企业可通过投标、合资、合作开发、设立当地公司等形式打入新加坡市场是可能的。 中小企业合作机遇多 中新在中小企业、科技企业、旅游企业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新加坡成立了国际中小企业商业中心,协助本地中小企业走向区域开拓商机。 劳务输出市场大 新加坡是中国第二大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和第一大劳务输出市场。中国部分大型国有工程公司已在新加坡建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此外,输入外国高水准劳务人员是新加坡政府的既定政策,新加坡在今后二三十年里还将有大型土木工程项目逐步上马,如地铁、填海等,国工程公司在这些领域有一定的优势。对新加坡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可望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印度尼西亚:每年工程国际发包超百亿美元 中国的轻工、家电、摩托车、农产品加工机械、机床、中成药、农用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及实用高新技术产品、生物制品等,在印尼都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看准市场可前往投资办厂。 中国家电产品近来大量进入印尼市场,市场占有率上升。印度尼西亚电脑企业家协会预计,印尼2003年电脑销售量将比2002年增长20%,达到82万台。由于成衣业的快速发展,印尼缝纫机市场的拓展空间极其广阔,据印尼有关部门预测,2002-2004年家庭用缝纫机年增长率为12%。这正是中国缝纫机企业拓展对印尼出口的好时机。 工程承包数量大 印尼今后几年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将增大,据印尼主管部门介绍,印尼每年的承包工程国际发包额在100亿美元以上。亚洲发展银行同意今年向印尼贷款1.61亿美元,印尼将用这笔钱扩大新能源发展。中国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印尼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参加竞标。另外,还可考虑采用多种融资方式,扩大工程承包的机会。 服务贸易渐开放 印尼已放宽了外资进入其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可考虑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印尼通讯供求矛盾突出,中国应不失时机地组织通讯运营企业联合通讯设备公司,尽早介入印尼移动通讯市场。 自然资源待开发 中国企业在投资资源开发加工项目方面大有可为。印尼天然气资源丰富,铜、锰、铝等有色金属的储量也相当可观,但地质探矿能力较差。此外,渔业,棕榈油等资源的开发和加工都是可以考虑的投资领域。此外印尼约有4万多种植物,其中药用植物最为丰富。印尼民间有很多传统医药配方有待开发,可考虑在印尼建立传统医药研发中心,研究新的传统医药配方、开发新的中药产品来开拓印尼传统医药市场。 越南:服装鞋业原料缺口大 机械行业空间大随着越南经济逐步发展,对钢坯和钢材需求有增无减,钢坯产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2002年越进口钢坯270万吨,比上年增长35%。目前越南制钢用的钢铁废料需求量庞大,而在越南本国所采购钢铁废料量仅能满足其需求量的30%。越南机械行业比较落后,而其经济发展又大量需要纺织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运输机械、轻工机械,需要特种机床、精密机床。在这方面中国产品具有性能质量价格上的优势。 原料需求大 越南纺织服装业、制鞋业是越南主要的外汇来源之一。服装加工所需的高级面料以进口为主。越南企业倾向于从中国进口面料,同时还进口丝绸、毛绒等。越南制鞋原料尤其是皮革短缺,皮革市场潜力巨大。另外,越南的制塑原料、娱乐设施和玩具市场均颇具开发潜力。 越南电力设备、建材和工程承包市场可观为满足越南进行中、南部地区电力网架构改造的设备需求,越南须采购大量电力设备和材料。越南水泥总公司每年需增加进口300万-500万吨水泥渣。越南计划上几条水泥生产线。2003年越南交通领域将投资56个大项目。中国企业工程承包优势明显。 菲律宾:椰子产业效益可观 2002年,中国向菲律宾出口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较上半年增长了56.7%。今后10年菲律宾将需要额外6000兆瓦的电力。这为中国电力设备的出口和在菲承包电力工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菲律宾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椰子生产国,椰子加工产业很有发展潜力。中国一些公司从日本进口椰壳生产的活性炭,每吨1800美元。此外,日本、澳大利亚均从菲律宾进口加工成砖块形状的椰子纤维碎渣。在菲律宾投资进行椰子壳产品的加工,不仅可满足中国需要,还可以出口到其它国家。现菲律宾的椰子产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如果中国企业从投资椰树种植做起,建立起从椰子汁、干椰肉、椰油、椰粕到椰纤维、活性炭、纤维碎渣等一条龙的配套生产,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菲律宾出口增长速度较快,对各类医药的需求呈稳定增长的趋势。但菲医药制造产业十分薄弱。中国有可能成为其新的医药产品进口来源地。 文莱:鼓励投资先进工业 文莱是东南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国、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文莱国内经济安定,政府计划把文莱建成东盟东部增长区服务、贸易和旅游中心。文政府规定营业者的个人所得和资本盈利均不征收所得税,利润汇款不加限制也不课税。 文莱政府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在先进工业方面的投资,先进工业公司在进口建厂的材料、机械以及生产原料(只要文莱没有的),可豁免缴税。文莱列出了10项工业,以及这些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可得到税务优惠,它们是:飞机上的各类食品,水泥,各种药品制造,铝质墙及其它装饰产品,制造及装配用的各种钢铁、钢条等,主要提供石油及其它工业用的化学产品(如防锈剂、杀菌剂、净化剂以及各种清洁剂等),船的修理及保养,薄纸、餐巾,各种服装,各种罐头,瓶装或包装食品饮料等。 柬埔寨:去柬埔寨开小型糖厂 柬埔寨全国约有80%的原材料及产成品靠进口,中国企业可出口产品或前往办厂。近几年来,柬工业虽然有较快发展,但基础薄弱,门类单调,大多数工厂机器设备陈旧,原料缺乏,技术落后。柬埔寨每年的用糖量很大,但是本国不能生产食糖。因此在柬埔寨建立小型糖厂会收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电器产品受欢迎柬埔寨的自来水管、下水管、电线护套管等都依靠进口,而PVC管材的生产工艺却简单易行,投资不高,回报率可观。柬民用电器商品都是依靠进口,如电线、电器开关等各类中、小型家用电器。这些恰好是中国企业的强项,设备技术问题也比较好解决。另外,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各类产品如电子防盗系统、电子鉴别系统等在柬埔寨也很受欢迎。 发电设备有前途电力匮乏、电费昂贵是柬埔寨的大问题,开发适合柬埔寨国情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适合于农村简便的发电设备很有前途;也可以利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然后向小区、工业区等进行区域性的售电。 金融业零售业市场大近年来,柬埔寨服务业发展迅速。商业零售业多为摊贩式的小规模、小批量经营,可在金边建“中国商品交易中心”或开较大型商场。金融业在柬埔寨是一个被开发和涉足最少的行业。国家法律允许外国的企业家、金融家在柬埔寨兴办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业。 老挝:机械企业可前往办厂 虽然老挝仅500万人口,但其与中国、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接壤,中国产品通过老挝可延伸至东南亚多个国家的市场。 可以说,中国绝大多数商品都是老挝所需要的,从日常生活的服务鞋袜、塑料制品、洗涤用品、妇女用品、厨房用品,到生产用的建材产品、机械设备、农机产品、电力设备。 老挝是个农业国家,中国生产的手扶拖拉机、柴油机、碾米机、脱粒机、农用运输车、化肥、农药等均受青睐。老挝水利资源十分丰富,中国企业可出口水电设备和在老挝承接水电工程。老挝要发展建材工业、食品工业、木材加工业和造纸业、服装工业等工业,中国的物美价廉的机械设备正可出口或与老企业合作办厂。老挝还鼓励外商前往开商场、宾馆、餐厅。现在中老边境口岸装载大批中国商品的卡车正不断增多地驶入老挝。开着中国牌照的汽车可前往老挝首都万象经商。 缅甸:大量需要中国商品 目前,缅甸经济发展水平尚低,工业生产落后,大量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需要进口。 中国商品热销目前缅甸大量需要中国商品,大到机械设备、汽车摩托车、农机、化工产业、仪器仪表,小到日用百货、纺织服装、药品、家用电器、小五金制品、化妆品、食品饮料。如,中国农机产品(手扶拖拉机、柴油机等)在缅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目前缅甸每年仍需进口纸张10多万吨,占总需求量的85.64%;缅甸近几年十分热销中国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生产的装饰瓷砖,普遍认为中国的瓷砖工艺精湛、品质优良、花色品种多、挑选余地大。 矿产开发中国公司可参与矿产开发,如承包铜矿、银矿、金矿、锌矿、铁矿的勘探和冶炼;参与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如对陆地老油田进行改造和对岸外石油与天然气进行开发,缅甸陆地和近海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达31.54亿桶,天然气储备达14420.5亿立方米。 中国企业可在缅设贸易分支机构,直接销售商品;也可与缅商业公司合作,共同经营;或者在缅设厂。在缅设厂,既能带动机械设备出口、零部件出口,又能更有利于占领市场,尤其还可获得中国政府鼓励带料出口加工的优惠政策支持。缅甸劳力成本低也是在缅设厂的有利条件。中国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无法继续经营和发展的企业,可考虑迁厂缅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