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今年金融调控要保持整体金融系统的稳定

2005年3月30日

    
    华声报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2005年金融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平稳处理须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的各类事项,保持整体金融系统的稳定。
    
    周小川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2005年,央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里的“稳健”,简单说,就是要注意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周小川说,当前,中国物价上涨压力还没有根本缓解。水、电、燃料和城市交通等公共服务品价格可能推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CPI的滞后传导效应将逐步显现;国际油价和一些重要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将影响国内价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增长也将对CPI产生一些拉动。这些情况都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为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周小川称今年的金融调控要注意五条:第一,切实提高对经济金融运行趋势判断的预见性;第二,进一步完善间接调控机制,灵活运用有关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组合,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合理增长;第三,引导金融机构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价格手段在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第四,密切监测对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第五,平稳处理须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的各类事项,保持整体金融系统的稳定。谈到去年的金融调控,周小川说,2003年的货币供应量偏高,2004年就偏紧一些。两年平均下来,货币供应量的增幅和前5年接近。
    
    周小川说,货币投放与经济景气程度之间是有时滞的,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是否合适,不是马上在经济中反映出来。应当说,2003年的货币供应量是偏高的,但造成这种状况有当时的特殊背景。2004年,货币供应就收得稍紧了一些。如果把两年的货币供应量做一个指数化平均,我们会发现,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平均增长17%,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年平均增长16.3%,与此前5年15%左右的货币增长水平比较接近,还略微高一些。
    
    他说,目前一些地方和企业反映的资金紧张特别是流动资金紧张问题,与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库存过大密切相关。一些企业舍不得压缩投资项目,于是挤压流动资金而维持项目建设。再有,一部分企业库存增加也大量占压了流动资金,央行监测的5000户企业的原材料库存大约增加了37.3%,比2003年末高出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