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之九:消费对GDP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
2004年12月24日
展望2005年,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加速推进和国际产业转移等内生增长因素的推动下,国民经济仍将保持8.5%左右的较快增长,消费需求作为对经济增长最大、最稳定的贡献者,也将延续今年后期快速增长的势头。预计2005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8%,消费需求将是所有经济指标中回落幅度较小的指标。 2005年我国零售业将全面向外资开放,内外资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商业企业在产品质量、商业信誉、服务质量的充分竞争中优胜劣汰,零售业的开放将给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带来良好机遇。 展望2005年,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加速推进和国际产业转移等内生增长因素的推动下,国民经济仍将保持8.5%左右的较快增长,消费需求作为对经济增长最大、最稳定的贡献者,也将延续今年后期快速增长的势头。预计2005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8%,消费需求将是所有指标中回落幅度较小的指标。 1、居民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消费对GDP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 2005年消费需求仍将延续今年后期快速增长的势头。从主要推动因素看,一是政府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消费增长。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5年工作重点之一是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是消费快速增长的政策基础。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使明年农民消费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农村消费有可能成为明年消费增长的亮点。三是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继续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四是服务性消费将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2004年将进一步提高,在这个发展阶段,居民消费的特点是实物消费不断减少,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不断增加。 居民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将逐渐改变目前投资率高、消费率低的问题,同时由于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将不断提高。初步预计,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483亿元,增长12.8%,增幅略低于今年,但仍属较快增长区间,初步估计,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将达45%左右,成为近年来的较高水平。 2、农民增收形势良好,农村消费有望迈上新台阶 展望2005年,农村消费将继续快速增长,并有望在增速和总量上迈上新的台阶。农村消费快速增长基于以下原因:一是2004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增长11.4%,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有望实现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收入增长对消费增加既有同步作用、更有滞后影响,对2005年消费增长有较强的后续推动作用。二是2005年国家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政策支持将推动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新增收入有利于农民即期消费的增加。三是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在农村已初显端倪,在收入水平持续增长的推动下,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将在农村逐步掀起,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核心内容。 虽然2005年总体消费增速低于2004年,但是在良好收入预期的促进下,农村消费增长将比2004年加快0.3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增幅差距由2004年的2.9个百分点,缩小为2005年的2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将是明年消费增长的亮点。 3、物价上涨压力犹存,消费市场名义增长仍将保持高位 2005年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预计全年居民消费物价涨幅约在4%,零售物价上涨3%,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左右,涨幅比2004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一定高度。物价水平特别零售物价继续保持高位,将促使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处于较快水平。从目前的判断来看,2005年我国经济总体增速将低于2004年,各项经济指标均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但由于消费需求后期增势强劲,因而回落的幅度较小,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有可能微弱低于今年或与今年基本持平。但是,由于居民消费物价和商品零售物价涨幅仍然较大,因而消费品零售额的名义增长保持高位,预计可实现接近13%的较快增长,实际增长约为9.7%。 4、服务价格上调和消费类型升级,服务消费的比重将大幅提升 2005年我国服务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也将不断提升。2002和2003年我国服务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分别为33%和32%,为近年较低水平,预计2004年服务消费所占比重可提高为34%,2005年进一步提高为35%左右,恢复到1995年以来的平均水平。 促进明年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一是人均GDP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服务消费增长创造了条件。2004年经济快速增长,预计GDP全年增速将达9.2%,人均GDP有望达到1180美元左右,经济实力和货币支付能力的提高将进一步推动居民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快速增长。二是餐饮业将成为服务消费增长的重中之重,将极大地带动相关服务型消费的快速增长。三是服务价格上调意愿强烈、幅度较大,将从价值量上推动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一些服务项目的价格在2005年上调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将使总消费支出增大。 5、汽车消费继续低谷徘徊,缓慢增长将贯穿全年 受多种因素影响,2005年我国汽车销售不会明显回暖,汽车特别是家用轿车销售仍将处于低迷增长阶段,这一趋势将贯穿全年。 汽车销售增速减缓主要受到下述因素的影响:一是入世5年的保护期临近结束,2006年我国进口车关税将由70%降为25%,许多人预期熬过2005年,进口车和国产车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明年的购车需求将被有意推迟;二是全球能源价格暴涨,2005年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汽车油耗成本提高已成为制约汽车消费增长的三大因素之一。三是连续两年汽车销售高速增长之后,受基数和新增需求影响会有一个回落。目前大城市轿车的购买力已经释放,而中小城市市场没能有效开拓。四是频繁价格战打破了老百姓对于中国车市的价格信心,而许多企业的新产品不能切准新出现的细分市场,也制约了汽车消费的增长。 6、投资性、消费性住房需求共同发力,住房消费热度不减 2005年我国房地产业投资和销售快速增长的局面不会改变,商品房仍将成为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导产品。从需求方面来看,一是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后,每年新增家庭和新增人口对住房需求源源不断,特别是城市化以每年1.5%的速度推进,大量农转非人口对住房需求持续增长;二是各地二手房交易市场不断规范和完善,一、二级住房市场联动,有效满足了不同层面消费者的购房需求;三是较低的利率水平和储蓄负收益导致贷款买房自住的人增多,买房后准备出租房屋“以房养房”的投资需求有所增大,买房后倒手卖出的投机购房者也大有人在。 综合判断,预计2005年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25-28%的较快增长,在投资和消费双重买房需求的推动下,商品房销售仍将保持30%左右的增长。 7、零售业对外开放头一年,内外资竞争加剧,消费者收益增大 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4年12月11日之后,我国将全面放开零售流通市场。届时,我国将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中国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内资商业企业将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与外资企业展开全面竞争。零售业全面开放后,外资企业机会大大增加,明年外资商企的动作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股权开放,可能会有部分独资的外资零售企业出现,外商还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国内有价值的内资企业合作;第二,可能在一些重点城市加快外资的开店速度。德国的零售和批发巨头麦德龙宣布,明年在中国的店铺数量将增加50%上。一向低调的沃尔玛宣布,在未来3年内,每年新增10家以上店铺。第三,外资企业会加快进入二线三线城市,使二三线城市迅速形成区域性的连锁。 2005年将是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的第一年,内外资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商业企业在产品质量、商业信誉、服务质量的充分竞争中优胜劣汰,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广大的消费者,舒适便捷的消费环境、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物美价廉的特色产品和数量增多的大型商场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消费、扩大消费。目前,海外零售商约占中国市场的10%,放开后在一年内这个比例将迅速上升到30%。预计未来5年,我国零售业将保持8%-10%的增长速度,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零售业的开放将给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带来良好机遇。(执笔/祁京梅)
近年我国居民储蓄和收入增长比较表
年份 |
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元) |
人均储蓄增长速度(%)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全国居民平均收入(元) |
全国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率(%) |
1995 |
2449 |
36.4 |
29.2 |
22.5 |
2356 |
26.4 |
1996 |
3147 |
28.5 |
22.0 |
13.0 |
2793 |
18.6 |
1997 |
3744 |
18.9 |
8.5 |
6.6 |
3048 |
9.1 |
1998 |
4281 |
14.4 |
3.4 |
5.1 |
3227 |
5.9 |
1999 |
4740 |
10.7 |
2.2 |
7.9 |
3451 |
6.9 |
2000 |
5076 |
7.1 |
1.9 |
7.3 |
3683 |
6.7 |
2001 |
5779 |
13.9 |
5.0 |
9.2 |
4026 |
9.3 |
2002 |
6766 |
17.1 |
4.6 |
12.3 |
4482 |
11.3 |
2003 |
8018 |
18.5 |
5.9 |
10.0 |
4965 |
10.8 |
注:本表绝对量和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