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科技

 

三、聚焦北极科考

    
    25日上午9时30分,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缓缓压破一块巨冰的阻拦,从西经148度16分处进入北纬80度,这是中国北极科考队迄今所到达的最高纬度,标志着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突破。
    
    到目前,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进展顺利,并创下了多项国内纪录。8月22日,考察队员们成功地将第一套极区海洋水文卫星跟踪浮标布放在北纬78度24分、西经149度05分的一块3米厚、350平方公里的浮冰上,实现了中国极区卫星跟踪浮标零的突破。
    
    极区卫星跟踪浮标是在极区进行海洋环境和气象监测的重要手段,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实现无人值守的全天候、全天时长期连续观测,寿命达到2年以上。目前只有美国、加拿大、挪威、俄罗斯、日本少数几个国家在极区布放了自行研制的卫星跟踪浮标。中国此次在北极一共布放两套海洋水文卫星跟踪浮标,观测数据将通过卫星实时传输到国内接收单位,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这块3米厚、350平方公里的浮冰上,科考队员们还冒着风雪与严寒,克服重重困难,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成功地建立起中国最北的临时冰站,全面开展综合观测工作。这个临时冰站能容纳15名中外科学家连续工作和居住15天,以进行气象、海冰、海洋水文、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多学科的立体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