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侨办副主任赵阳在开幕式上致辞
2005年1月10日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在开幕式上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今天,这里高朋满座,嘉宾如云。由中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4海外专家学者高新科技洽谈会”,在西南地区的经济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代表陈玉杰主任,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专家和工商企业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众所周知,进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和人才的跨国性流动更加频繁。哪里有发展机会,人才就会往哪里流动,资本就会往哪里汇集。近十几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新一届中国政府强调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工作方针,正在加快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这位各国投资者来华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对各类人才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也为旅居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参与中国经济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一大批学成后居留海外的新华侨华人运用在国外学到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知识,多形式回国创业或为国服务,涌现出了一批知名企业和企业家,许多人已成为科研院所的带头人,有的还担任政府高级公务员。有关数据显示,在中国已有的70多个留学人员创业园中,新华侨华人创办的企业已达5000多家,在园区创业的新华侨华人数以万计。实践证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是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资源宝库,吸引他们多形式为国服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四川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最大的粮、油生产基地之一和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地区,基础设施完备,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民营经济发达。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重视投资软环境建设,重视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出台许多优惠政策,采取了有效措施吸引华侨华人到四川投资兴业,涌现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四川省侨办在省委省政府的了;领导下,发挥侨务部门的优势,积极服务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创业、发展,手大海内外的广泛欢迎。四川省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和各类人才,华侨华人专家可积极发挥智力优势,在参与四川省优势产业的科研攻关,实现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等方面大显身手;可积极发挥外向型优势,为四川省对外开放和对外科技交流做贡献;可发挥多学科、高学位、新领域、国际化优势,为引智引资、重大项目投资和宏观决策提供咨询论证和技术服务,为四川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献计献策。 为推动华人专家和工商业企业家参与中国经济建设、分享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商机,国务院侨办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04海外专家学者高新科技洽谈会”。本次会议内容丰富,既有“成都发展金点子论坛”、知名科学家专题演讲,又有项目洽谈签约、参观考察游览。活动得到了华侨华人专家和工商企业家的热烈响应,共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200余为海外科技人才与会。他们带来了30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参加洽谈和对接,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工程、机械子造、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我们高兴地看到,来自东南亚地区的30多位华侨华人工商企业家也应邀到会,寻求资本与技术、市场的结合,共谋合作发展大计。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国务院侨办作为中国政府专司华侨华人事务的职能部门,非常重视华侨华人专家为国服务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华侨华人回来创业。国务院侨办从2002年实施“助侨行动计划”,以为华侨华人专家回来创业咨询政策、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为重点,先后举办了三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创业成果报告会”、两届“华裔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洽谈会”和三届“吉林省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恳谈暨项目对接会”,组织了3次“中国创业政策咨询报告团”,编印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创业指南》等。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共有2000多位专业人士应邀携带高新技术项目回国洽谈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使侨务部门更好地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国务院侨办决定从明年起,在全国侨办系统实施“海外人才为国服务计划”,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帮助华侨华人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实现为国服务的抱负。 中国商机处处、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国务院侨办将一如既往为广大海外侨胞的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希望大家抓住中国发展的商机,创业发展、合作共赢。 最后,祝“2004海外专家学者高新技术洽谈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朋友合作成功、事业发达! 谢谢大家! 2004年12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