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抢救四库全书工程开工
华声报讯:中国新闻出版总署近日正式批准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文津阁本《四库全书》项目。这样,曾经出版了中国印数最多的图书《新华字典》的老字号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又将把中国目前字数最多、部头最大的图书《四库全书》奉献给世人,新世纪最大的出版工程正式开工。 为了此次影印出版工作,中国出版集团及商务印书馆曾召开了多次论证会。著名学者任继愈、宋木文、戴逸、傅璇琮、戴文葆、聂石樵、孙钦善、陈祖武等专家学者都对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的价值、影印出版的必要性和投资回报等情况充分发表了意见,并对出版方式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四库全书》编纂于清乾隆盛世,计抄有7部。经战乱变故,文源、文汇和文宗3阁全部毁失,文澜阁本被焚大半。所余完整3阁中,文溯阁险些被售与日人,后由沈阳转运兰州封存至今;文渊阁本原藏故宫,后转运上海、南京,又由此转运至台湾,惟有文津阁本未受战乱的影响。文津阁本计36304册,分装6144个书函,陈放排列在128个书架上,是7阁四库中仍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惟一一部,也是现存各阁《四库全书》中保存最完备的一部。据《高宗实录》和四库纂修档案等文献记载,该书曾经乾隆亲校,并由纪昀亲自3校,错讹少于其他诸本。因四库诸阁系单独抄录而成,各阁收录的内容、所据版本不尽相同。以文津阁本与文渊阁本比较而言,据专家研究,两者差异达50%以上。仅以宋人文集而言,文渊阁本多有缺佚,文津阁本则较为完备。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充分表明文津阁本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反映了清代考据学的成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献学的较高水平。 一些有识之士还将此举视为文化抢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气污染等原因,文津阁本已经出现了某些氧化现象。虽然可以将之存入地库完整保护,但颇不便于学林。影印出版文津阁本四库,既可以保护国家重点文物,抢救古籍,也可以为学者提供大的便利。 此次编印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还将补齐《四库撤毁书》10种。这是当年已经入编,而经乾隆撤出阁藏之作,其抄录样式与全书统一,一直存放在故宫之中。今天,自然应不再受乾隆之局限,特加补齐,使成完璧。补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并以整理文本形式配套发售。 商务印书馆有关人员透露,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并组成了工作机构,由宋木文任工作委员会主任,任继愈、傅璇琮任编纂委员会主任。扫描制版工作拟于年内完成,图书制作工作拟于明年年中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