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文化



交河古城再度闯关“申遗”

2004年12月17日

    
    华声报讯:人民日报报道,在今年召开的第二十八届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丝绸之路中国段”被列入预备名单。世界遗产中心认为,“丝绸之路中国段”可以新疆吐鲁番交河古城为切入点率先申报。
    
    交河古城一旦“申遗”成功,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古城将会得到联合国成员集体保护,并将得到联合国专家、技术和资金的援助。这无疑利莫大焉。
    
    生土建筑古城迎来难得的第二次“申遗”机会
    
    交河古城位于新疆吐鲁番以西12公里处,因两条河在城南交汇而得名。汉代以前,西域36国的车师国曾以交河为都。自汉代以来,交河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15世纪才逐渐被废弃。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建筑因素,交河古城的大部分遗迹都暴露在地表并基本保存完好。就历史跨度而论,这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都市遗迹,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交河古城留有不同地域文化的明显印迹,对研究西域历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交河古城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一处历史遗址只具有一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机会,一旦失败,将不能再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交河古城曾于199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挡了回来。原因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地方政府不重视,遗址周边现代生产、生活严重破坏了原有历史风貌。”考虑到交河古城的特殊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破格给予交河古城“留评”资格,待交河古城改善好周边环境后再重新审查。
    
    “首次申遗失败后,吐鲁番地委、行署加大了交河古城的保护力度。1995年成立了吐鲁番地区文物局,1999年又专门成立了交河古城管理处。近几年来政府投入近千万元对古城进行了认真修缮,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历史遗迹。”吐鲁番地委副书记孙昌华说。他还指出:吐鲁番还先后出台了《吐鲁番交河古城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交河古城保护工作的通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交河古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交河古城遗址保护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
    
    征迁费用没着落“申遗”再遇资金难题
    
    就在“申遗”如火如荼推进时,又一道难题横亘在吐鲁番人面前。
    
    按照“申遗”要求,交河古城保护范围内的居民必须搬迁,土地必须退耕。目前,保护区内共有84户民宅,近400亩生产用地。经初步概算,征迁费用大约需5000万元。
    
    在短时期内要筹措到5000万元,对于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小地区来说,还真是难事。负责落实项目资金的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局长李肖博士说,最近他一直在与地区几家银行商洽“申遗”贷款,截至目前,仅有两家银行答应考虑。但是,至今还没有一家给出明确答复。而到明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验收前,拆迁工作必须全部完成。
    
    几家银行的人士谈到这样几个问题:一、文物局提出用景点每年1000多万元的门票收入作抵押来贷款,可担保法中没有门票收入作抵押这一项规定;二、按照银行信贷规定,必须要有资质的中介公司对所贷款项目进行可行性报告分析。这项工作应提前半年进行。即使目前提交了报告,批下来也要到明年下半年;三、目前银行对数额较大的贷款慎之又慎,需要几级部门审批,5000万元要批下来,至少得几个月。
    
    交河古城同几户搬迁人家意见完全一致:“只要国家给我们搬迁补偿,解决后顾之忧,我们马上搬!”言外之意当然是如补偿资金不到位,那就要“考虑考虑”了……
    
    #申遗”如再次失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可能旁落他国
    
    此次“申遗”如再次失败,则意味着交河古城从此与世界文化遗产无缘。据了解,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几个中亚国家已联合起来准备共同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
    
    据了解,新疆作为全国八大文物省区之一,拥有众多历史遗址。但目前尚无一处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采访结束时,吐鲁番行署副专员林安弟斩钉截铁地说:“绝对不能再让机遇丧失!”据悉,目前吐鲁番地委、行署正在想方设法筹集“申遗”资金,地区文物局关于“申遗”贷款的可行性论证也在紧张进行中……